“籃球是一項聰明的運動”專訪福建U17男籃教練喬蒂斯

本站體育4月18日報道:

“籃球是一項聰明的運動,而不是十個傻小子在場上爭搶。”這句話出自福建潯興U17男籃主教練帕柳斯·喬蒂斯。在江西南昌舉行的2024年全國U17青少年籃球聯賽南北大區賽(南區)男子組比賽中,這位立陶宛外教正帶隊征戰。

喬蒂斯23歲便開始了執教生涯。2005-2006賽季,年僅27歲時的他就在立陶宛的頂級籃球聯賽中當上了主教練,成爲該教練團隊中最年輕的一員。後來,他還擔任過立陶宛U17男籃國家隊。如今,他把自己的籃球哲學帶到了中國。

柳斯·喬蒂斯

喬蒂斯認爲,想成爲一名好的籃球教練,要熱愛籃球,但不能只擅長籃球。他說:“我在十六七歲就決定了以後要做教練,我知道我沒有強壯的身體條件,但我有我的成功之道。”爲了與球員們更好地溝通,喬蒂斯不僅學習了心理學和哲學,還同時掌握俄羅斯語、德語、波蘭語、烏克蘭語和英語五種語言。

對於喬蒂斯來說,高效地讓球員明白教練的意圖,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我不會用懲罰球員的方式,不會大喊大叫,更不會將同樣的問題重複十次。我喜歡和球員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但這跟朋友有所區別。你是運動員,我是教練,但我在訓練中是很開放的。我希望球員明白,我是來幫助你的,如果你想提高你就認真聽我講,如果你們有問題就來問我,但如果你們都明白了,你們就得在比賽時按照我們的決定去做。球員們必須知道他們在球場上做每一件事的目的、邏輯以及爲什麼要那麼做,我認爲這點是最重要的。“

在喬蒂斯看來,教練應該多鼓勵和支持球員,給球員更多的自信:“讓球員更有信心是我的目標。如果他們做得好,我在賽後總結不會吝嗇我的表揚。在比賽之前,我會告訴我的球員們,籃球比賽中有兩件重要的事情:防守的時候,你要竭盡全力;進攻的時候,你應該享受比賽。你可以傳球,可以和隊友配合,可以投籃,盡情享受每一次進攻。”

始終保持專注、重視球的分享、增加比賽頻率,是喬蒂斯送給中國青少年球員的“三個錦囊”。

在執教中國青少年球員的過程中,喬蒂斯發現,中國球員在訓練中有時會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球員們有時候只能在訓練開始的五分鐘表現很好,但五分鐘之後他們就會有些鬆懈。而喬蒂斯強調,所有的訓練情境都是模擬比賽情境,所以訓練的時候也要像比賽時那樣保持高強度和專注度。“我跟他們說,我不在乎比賽的結果或是分數,我在意的是他們打出了什麼樣的籃球。我認爲球員們應該在整場四十分鐘都保持同樣高的質量。我知道這很難,但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嘗試。”

喬蒂斯還認爲,中國的青少年球員應該更加重視團隊配合和球的分享。他說,在歐洲,球員們更多地打團隊籃球,每個場上的球員都懂得分享球。但在中國,很多球員更想自己完成進球。“如果你總是單打獨鬥,很難贏下比賽。我認爲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得分,大家一起贏得比賽。個人技巧很重要,但是團隊籃球和個人技術應該保持平衡,應該共同發展。”因此,比賽結束後,喬蒂斯經常會把球隊通過傳球和配合得分的視頻剪輯到一起,展示給球員看,告訴他們怎麼樣分享球。

喬蒂斯說,團隊籃球的理念應該從小培養。立陶宛是一個很小的國家,沒有很多天賦異稟的球員,但是籃球水平一直比較高,這得益於他們對團隊籃球的重視。值得一提的是,在立陶宛,球員們15歲以前不能守聯防,只能守人盯人。因此,每個人都必須具備單兵防守能力,也必須具備獨自做出正確判斷和選擇的能力。

當被問到中國和歐洲青少年球員的區別時,喬蒂斯認爲比賽頻率是很關鍵的一點。據他介紹,歐洲的青年隊每個賽季有很多比賽,每週至少一到兩場。而在中國,球員們只參加短期的錦標賽。喬蒂斯說,中國球員應該參加更多的比賽,而不是長時間只練不賽。

“球員們有時候注意力不集中跟缺少比賽是有關係的。長時間的重複訓練會讓人的專注度下降,變得像機器人一樣。”

柳斯·喬蒂斯

據喬蒂斯介紹,在立陶宛的體系中,籃球球員們都會在籃球學校就讀。在那裡,他們需要學習籃球之外的東西,而不是從早到晚只練籃球。通常情況下,每天早上八點到下午兩三點,球員們要以非常專注的狀態學習,學習結束之後纔會去訓練。如果成績太差,會被停訓。喬蒂斯認爲,對於球員來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和籃球應該相互平衡,共同發展。因爲籃球是一項聰明的運動,有很多複雜的情況需要快速作出明智的選擇,它不是十個傻小子在場上漫無目的地爭搶。

“在立陶宛的體系中,每年9月到次年6月一直有每週一到兩次的比賽。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和籃球可以兼顧。像中國這樣一次七天的錦標賽強度太大,球員們沒辦法每場保持專注,還容易導致球員在比賽期間將學習拋之腦後,養成不好的習慣。”

喬蒂斯還說,籃球是一項有運動風險的運動,這也是在打球的過程中不能荒廢教育的原因之一。

“如果有人在四、五年間只練習籃球,萬一他後來受到重傷,就有可能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教育一定是不能被拋下的,而這點在立陶宛的體系中能得到很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