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喊德國式民調 游盈隆怒轟「張冠李戴」:難怪合不起來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中時資料照)

前總統馬英九10日喊話支持全民調,引發外界熱議,藍營則稱先前所提出的「德國式」方案即爲全民調。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砲轟,國民黨提出的「日本、德國模式」,根本是不折不扣的張冠李戴、掛羊頭賣狗肉行爲,「難怪到現在藍白合不起來」。

游盈隆今在臉書發文表示,多年前他開始提倡「知識政治」(Knowledge Politics),其指涉的是1種理想的政治體系,該體系成員的政治態度與行爲,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政治知識基礎上,尤其是政治菁英。

游盈隆提到,這樣的政治體系和政府會比較民主、優質和有效能。因此,他會比較注意及在意政治人物的言行,是否具有一定水平的政治知識,而在最近,就有2個很好的例子可用來做說明。首先,針對國民黨與民衆黨在10月30日發表共同聲明中的「共同進行臺灣第3波民主改革」內容,游盈隆直言,他看了很錯愕,因從臺灣政治史的角度看,臺灣目前爲止連「2次民主改革、轉型、運動」都沒實現,又哪裡來「第3波民主改革」?

第二,朱立倫3日召開記者會,端出藍白整合新方案,宣稱有日本和德國模式,但究其實際,其實是不相干的提議,並不適用在黨對黨協商,「核心概念是拒絕全民調,改爲民調佔一半,兩黨立委參選人投票或政黨支持度佔另一半。前者稱『日本模式』,後者稱『德國模式』」。他坦言,這是不折不扣的張冠李戴、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爲,難怪到現在藍白合不起來。

游盈隆指出,以全民調做爲政黨提名依據,完全是臺灣發明、百分之百Made in Taiwan,世界上沒有任何其他民主國家使用,自然也就不會有「德國式全民調」這種東西。他提到,全民調做爲政黨提名依據,本身也有其內在問題,並不完美,但它已經成爲臺灣社會認可的制度機制,殆無疑問。

最後,游盈隆說,所謂德國式聯立制,指的應是「德國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國會選舉制度,政治學界評價很高,但和現在國民黨所提的「德國模式」差十萬八千里,完全不能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