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如何演義新三國

(圖/本報系資料照)

如今臺灣的政壇,民進黨、國民黨、民衆黨,三強鼎立,但強弱明顯有差別,與三國時期的魏、吳、蜀三國分立,頗有幾分類似。

如果將政壇視作整個漢末的局勢,民進黨顯然就是操掌政權、實力堅強的「魏國」,兵多將廣,且懷有併吞吳、蜀的野心,秣馬厲兵,且盡其各種強勢的手段,壓制吳、蜀的發展;但內政不修、經濟窘迫,民懷怨憤,人心思變,已呈外強中乾之勢態。

國民黨有如吳國,勢力寖微,而根柢猶在,黨內亦不乏周瑜、魯肅之輩,雖乏進取攻堅之力,而固守一隅,仍有其不可忽視的力量。

民衆黨猶如蜀國,實力最弱,但堅持「正統」,固守政治道德,雖是偏安西蜀,卻頗獲中間選民的歸心。

2024,將是臺灣「三國」一決勝負的「赤壁之戰」,民進黨挾其龐大的資源,欲圖席捲政壇,立委雄軍百萬,剋日計程,聲勢浩大。

吳、蜀二國,能否豁免其鯨吞之危,至少穩固住目前現有的基業,確立「三國」形勢,甚至徐圖進取,使強弱異形,唯在此一戰役的勝負。

從歷史上看,「赤壁之戰」的結果,是吳、蜀聯結,抗衡強魏,最終才能一戰成功,三分而立。儘管歷史各有其不同的因緣,未必完全可以援仿,但或許也可以作爲參照。

目前民進黨一黨獨大,國民黨、民衆黨個別的力量,是絕對無法抵擋的,但兩黨協調,同心合力,就未必不能重演「赤壁」的美好結果。

民進黨最主要的目標是國民黨,正如同魏軍南下,是欲圖殲滅東吳;國民黨若滅,恐怕劍鋒所指,接下來就是民衆黨,脣亡齒寒,民衆黨如何因應,實際就是決定未來結果的關鍵。

當初的蜀國,內有諸葛亮,外有關張趙馬黃「五虎將」,故能於對峙的局面中,折衝樽俎,聯吳抗魏。但如今的民衆黨,最缺的就是五虎猛將,如何廣招人才,培育班底,纔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但此事急切間難以尋覓,只得以借將方式爲之。最重要的是,柯文哲此時必須將自己設想成諸葛亮,盱衡時勢,做對民衆黨最有利的盤算。如何親冒風險,憑藉智謀,與國民黨互利互動,才能在赤壁一戰,遏阻來勢洶洶的民進黨。

吳蜀合,方能力抗強魏;國民黨、民衆黨合,才能遏制民進黨,這是趨勢,更是現實,就看柯文哲的手段如何了。

歷史上的三國,最終歸併於魏,但歷史未必就是循環不變的,以今日時勢論之,又何嘗不可能有新的三國,演義成不同結局的發展?(作者爲退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