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新挑戰/勞保財務黑洞 「不同世代 都得付出代價」

勞保破產危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示警問題嚴重性,賴清德上任總統後,勞保財務將是他無法迴避的重大危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多位學者建議賴政府,勞保財務黑洞不可能都靠政府撥補,可由政府舉公債等方式扛舊債,甚至可建立「儲備基金」;但調高費率仍無可迴避(繳多),所得替代率也應分段降低(領少)。學者建議可切割新舊制,年改後新制費率重新合理制定,同時調整舊制給付。但年改大刀無論怎麼揮,勞工免不了衝擊。

臺大社工系副教授傅從喜說,勞保制度有兩大失衡,一是採未足額提撥,但該制度只適用人口結構平衡時,如今高齡化、少子化,人口結構已愈來愈失衡;其二是低保費費率、優渥給付的對應失衡,現在年輕人繳的保費,都用在支應退休世代的給付,造成年輕世代不抱期待。

傅從喜主張切割新舊制,過去制度的不足額由政府籌措公債、特別稅等其他財源處理,年改後新制繳的保費合理調高,作爲自己未來退休儲備,而非承擔上一代債務;爲免產生世代剝奪感,舊制給付也須調降,切割、改革並進,不同世代都須付出代價,制度才能永續。

淡江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郝充仁說,勞保財務黑洞不可能都靠政府撥補,第一步是設置專款專用的儲備基金,舉公債補勞保財務破洞,調高費率幾乎無可迴避,勞工退休保障不能只靠勞保,若第一層勞保少了,可提高勞退金提撥率,從第二層保障補上。

勞保局前局長羅五湖說,最理想是調整到成本費率,他曾提出費率慢慢調高至百分之十八,但因年改又多拖了十幾年,如今已沒有逐年調高的時間。另他也建議,舊債由政府慢慢補貼;老年年金平均月領近一點九萬,已領很少,但給付降太少,對減緩財務壓力幫助也不大,建議所得替代率分段降低,以投保薪資三萬元作切點,三萬以下維持現行給付率百分之一點五五,三萬以上就要減,這是所得重分配概念。

郝充仁認爲,應重新定義勞保年改僅是社會安全體系改革的一環,拉高層級邀跨部會討論,納家庭主婦、軍公教勞農等利益關係人一併考量,分階段改革,逐步讓勞保、國保銜接,讓各種年金制度水準齊一,長遠應朝向建立基礎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