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上任後兩岸關係風險和衝突 涉臺學者:較蔡英文時期增加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貞威。(資料照/陳冠宇攝)

大選落幕,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廈門大學港澳臺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貞威告訴本報,賴清德上臺後,兩岸關係的風險和衝突會較蔡英文時期更爲增加,不過在實現中國完全統一的目標下,大陸仍會持續爭取臺灣民心的支持與認同。

大陸國臺辦昨日指出,民進黨並不能代表臺灣主流民意,王貞威也表ㄍ示,民進黨雖然贏得選舉,但卻失去了民心,賴清德的臺獨論述雖然在選前各方面壓力下有策略性調整,也聲稱要維持現狀,但仍要看520就職演說的表述,以及正式就職後的實際作爲。

不過王貞威強調,無論如何調整,賴清德的臺獨性質是非常明確的,一旦挑戰兩岸關係的紅線,大陸各方面的準備是非常充分的,必然會採取堅定果斷的應對措施。他也研判,賴清德上臺後,兩岸關係面臨的風險和衝突會較蔡英文時期更爲增加。

針對賴清德的勝選演說,王貞威認爲是「心不甘情不願」地低調處理其臺獨態度,所以大陸也是兩手準備,一手是融合發展工作,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另一手則是針對臺獨勢力與外部勢力的干涉做好充分準備。

對於賴清德勝選,未來大陸是否還將繼續「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王貞威指出,大陸官方涉臺文件和歷史經驗都表明,無論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都要去爭取臺灣民心的支持與認同,雖然臺灣民意一直在變動,但主要方向還是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展望未來兩岸交流,王貞威直言,蔡英文時期由於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出《反滲透法》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實際上兩岸交流已大幅減少,他擔憂賴清德會再採取其他限制性措施。此外,儘管大陸願意推動兩岸民間交流,未來大陸游客、大陸交換學生等赴臺交流訪問意願都可能因爲賴政府的執政而大幅降低。

學術交流方面,王貞威表示,賴清德執政之後相關學術交流還是會展開,但是大陸的學術機構與學者願不願意去臺灣,一方面取決於民進黨當局所營造的大環境、是不是支持交流,如果講一些比較挑釁的話,甚至於阻撓、杯葛兩岸交流,很多大陸學者是不願意去的。未來還是以臺灣學者到大陸交流互動爲主要的學術交流模式。當然疫情期間積累的線上交流方式和經驗,也有助於維持兩岸學界基本的互動。

至於柯文哲獲得諸多年輕人支持、民衆黨也成爲立院的關鍵力量,會否增加大陸與柯陣營接觸與交流的意願?王貞威指出,大陸國臺辦已表明將與臺灣有關政黨一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而柯文哲很多兩岸政策與國民黨比較接近、也堅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兩岸關係上有騰挪的空間,本身也相對務實,能夠在引領檯灣年輕人支持兩岸和平發展上起到更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