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A股牛人往事都有哪些重要特質?

(原標題:一位成功投資人的一生裡,一定要有一隻二三十倍的股票!來看A股牛人往事,都有哪些重要特質?)

投資小紅書——第01期

作爲2005年底加入證券媒體的記者,我15年來採訪過諸多傑出的A股投資者。不僅看到了他們記分牌上比肩世界頂級投資人業績,也近距離、長時間連續觀察他們如何揮拍擊球取得這一業績。

投資需要站在巨人的肩上,股神巴菲特也說過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15%的費雪”。A股市場牛短熊長,長期來說“七虧二平一賺”,普通投資者能夠長期戰勝市場並不容易。

儘管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大師的投資理論已爲廣大投資者所熟悉,但如何將價值投資理論與A股的投資結合起來,使投資者相信A股也是適合價值投資的地方,包括媒體在內的各方仍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讓價值投資、長線投資、基本面投資和理性投資等常識深入人心。

我希冀通過以下這些鮮活案例,深度覆盤傑出投資者們在A股市場上的投資過程,能爲讀者在尋找價值的路上提供一份有用的參考。

一、長線投資與賺大錢的戰略定力

王先生黃金及黃金股的長線投資大戶,他2005年~2007年管理的兩個個人賬戶曾重倉山東黃金和中金黃金,其中一個賬戶還進入中金黃金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這筆堪稱經典的操作是這樣的:2005年11月份,王先生在7元附近買入中金黃金,並在2007年9月末開始減倉黃金股,彼時中金黃金股價約在140元附近。20倍的黃金股投資收益落袋之後,王先生在660美元附近開始長線建倉黃金T+D。

2007年,我採訪王先生時,他曾說過一個觀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在賺取了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之後就開始拿不住了,一兩倍的收益就完全控制不住止盈的慾望,一隻股票往往是這幫人走了,那幫人過來。很多人也勸他說,老王,你已經賺得夠多了,怎麼還不賣。

但王先生的膽識和謀略超出常人,他不爲別人所推薦的快速賺錢品種所動,最終贏得了約20倍的收益。

2006年,我入行之初,就拜訪過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當時因爲年輕無知,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投資理念。但他說過的“一隻到兩隻個股可以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的命運”,卻深深嵌入我的心中,並種下了價值投資的種子。

在2002年至2003年的市場底部區間,中歐瑞博董事長吳偉志買入了貴州茅臺,並且一直拿到2007年牛市結束才賣出,實現了約30倍的收益,賺取了不菲身家,一舉實現了個人投資者向機構投資者的轉身。

“一個成功投資人的一生裡,一定要有一隻二三十倍的股票,不僅讓他實現財務自由,而且徹底洗禮他的投資理念。”這是中歐瑞博前合夥人樑俊總結的。這也是爲什麼貴州茅臺對許多知名投資人非常重要的原因,因爲這是幫助他們實現人生跨越的一隻個股。

很多投資者希望低買高賣,不停做波段,事實上這是很難做到的。“做波段,就如你希望把彎彎曲曲的股價走勢圖拉直了,那收益會無比巨大的,但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吳偉志曾表示。

王先生也曾感嘆,身邊有很多和他同時起步的人,有些趨勢投資者在某一時間段會表現突出,但20多年過後,那些以趨勢投資爲主、總想低買高賣的人基本仍在原地打轉。

傑出投資者們長期基本處於滿倉狀態,在熊市買入,特別是在泡沫時期才考慮賣出。在一個長週期內,他們精選最看好的個股,抱緊籌碼,遠離頻繁交易。需要牢記“慢就是快”,不追求小富即安,擁有賺大錢的戰略定力。

二、隔絕市場恐慌與價值識別的能力

2016年1月,A股發生熔斷行情,上證綜指一度大跌近千點,大盤月度跌幅超過20%,千股跌停暴風驟雨般襲來。但明達資產總經理劉明達卻保持了高倉位運行,他說:“看到千股跌停的盤面,我當然也會恐慌,但恐懼只是一會的事,仔細想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會冷靜下來。”

隔絕市場恐慌的能力,除了心理層面的不從衆外,更需要價值識別能力作爲支撐。劉明達當時說,上證50板塊市盈率僅有10倍,派息率高達3.6%,總市值佔到A股的一半,這意味着大盤向下的空間有限。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雖然是貶值的,但對一籃子中的其它貨幣是升值的,中國經濟雖有隱憂,但大的行業是越來越健康,我們投資界諸多人士對此卻視而不見。

在衆人恐慌的熊市,恰恰是傑出投資者大有作爲的地方,因爲此時纔會出現難得一見的好價格

樑俊曾梳理過,2016年2月,貴州茅臺股價約爲200元,市盈率爲15倍,每股分紅6.1元,股息率3%,賬上躺着600億元的現金,庫房裡還有20多萬噸的老酒;格力電器股價16元,6倍市盈率,每股分紅1.5元,股息率高達9%;美的集團股價也是16元左右,7倍市盈率,每股分紅1.2元,股息率爲7.5%,公司還收購了庫卡機器人公司。

站在2020年的今天,許多人一定會感嘆:當時白馬股真是遍地黃金啊,這些個股如果當時買入並持有4年基本可以取得三四倍的收益。但在當時濃厚的空頭氛圍中有勇氣買入者比較少見,恐懼已經戰勝了理性。

“每次黑天鵝事件爆發都是機會,價值投資者都是在競爭對手因爲恐懼、因爲不確定退出的時候,迎來自己的最佳時刻。”曾任東證資管董事長的王國斌說。巴菲特的經典名言“當別人貪婪時我恐懼,當別人恐懼時我貪婪”放之於A股市場也是適用的。

2018年10月,貴州茅臺大跌23%,一度跌至509元。榕樹投資董事長翟敬勇和深圳投資圈大佬張堯卻在此時大舉出手。翟敬勇當時說,貴州茅臺自2015年至今一直沒有高估過,2015年—2017年是嚴重低估,2018年的估值一直在合理位置波動。

翟敬勇說,“偉大的企業一旦動了賣的念頭,就無法長期持有了。”回頭來看,500元附近是貴州茅臺的一個重要買點。

今年三月份隨着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A股再度經歷了一波下挫,上證指數一度探底至2646點,恐慌再度來襲。期間,同犇投資童馴也拋售了自己壓艙底的消費股,但他隨後就發現這是一項錯誤的決策,並再度將倉位提上來。

童馴說,這次操作的失誤對我們今年業績表現有巨大影響,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對價值投資者來說,因擔心繫統性風險而大幅減倉,一不小心就會丟失原本長期看好又有核心競爭力的優秀企業股權。

當然,今年3月份因爲恐慌而拋售的機構並不鮮見,只不過童馴表現出了可貴的對自己內心誠實的品質。

巴菲特說,投資需要掌握兩門課,一是如何對企業估值,二是如何應對市場波動。長期而言,傑出投資者需要具備價值識別能力和隔絕市場恐慌能力。

三、嚴守能力圈與設定合理預期收益率平常心

張堯是深圳投資圈內“大佬中的大佬”,他從來不替別人理財,卻擁有百億身家,是一位極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過往的20年間,張堯在A股實現了超過2000倍的收益,前五年趨勢投資賺取了10倍的收益,後15年做價值投資實現了200倍的收益。

張堯是一位嚴守能力圈的傑出投資人,他持有的個股一般限於商業模式簡單易懂,以低估值、高分紅、現金流強勁的能源企業、地產企業和金融企業爲主。張堯早年曾在煤炭股伊泰B上賺過大錢,還持有過黔源電力、川投能源、國投電力和陝西煤業等個股。

張堯通常將預期回報率設定爲年化15%,也即五年翻一倍的標準。但普通投資者恰恰沒有這份平常心,往往看不上年化15%的收益,結果就只能去博了,追求快錢的結果反而會招來致命危險。

重陽投資裘國根就長期重倉電力股。在長江電力2018年的年報中,重陽位列第十大流通股股東,重陽投資是2012年半年報中首次現身長江電力的,這意味着重陽投資對長江電力的持有超過6年的時間,期間股價漲幅超過7倍。

煤炭和電力企業均屬於主營業務單一的企業,從五年的角度來看,主營業務基本不會發生變化,確定性較高。它們簡單易懂,現金流強勁,分紅率較高,但公司估值基本維持在一個狹窄的範圍,股價很難出現爆發性增長,股價的上漲主要依靠盈利和分紅來推動。也只有那些將預期收益率設定在比較合理範圍的投資者,才能夠長期拿得住此類股票。

在萬利富達董事長鬍偉濤的持倉裡,貴州茅臺、招商銀行和伊利股份等個股均持有十年以上。胡偉濤能夠拿得住這些個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嚴守能力圈,並給自己設定了合理的收益率。

胡偉濤把自己定位成市場中最不聰明、且運氣最差的一類人。他說,我要求不高,年化有10%到15%的收益就非常滿意了,關鍵是要賺最穩妥、最有把握的錢。

據說,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問過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那麼簡單,爲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爲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巴菲特所說的慢到底應該如何衡量?A股市場衆多傑出的投資人如段永平、張堯和胡偉濤等人已經身體力行給出了答案。

四、付出不亞於任何行業成功者的努力

投資貌似一買一賣那麼簡單,但是,越簡單的事情反而是越難的。段永平曾說過,看懂一家公司,不會比讀一個本科更容易。在投資行業,成功的投資人其實都付出了不亞於任何行業成功者的努力和熱情。

永興是我2007年就認識的遊資大佬,他當時在朝陽永續的實盤大賽中,10個月收益率爲1497%。楊永興說自己沒有參與過一單當時火熱的權證交易,第一天收盤後便要做功課,尋找第二天要買入的目標,尤其是尋找那些不爲人所注意的公告中蘊含的金子和多份券商研報一致認定的內容,從已有的信息中掘金,而不是四處捕風捉影打聽子虛烏有的信息,落入別有用心者的圈套。

楊永興採取的是事件驅動策略,他後來爲此專門聯合專業技術人員開發了爬蟲,提前於市場獲得各大部委已經發布的涉及到有關行業及上市公司的公告,從有關部委發佈文件到上市公司自身發佈公告,在信息傳播速度不像今天這麼快的年代,楊永興獲得了寶貴的時間差。

2007年之後,投資者中學楊永興者衆多,但很多投資者一不研究基本面,二不深入思考,只看K線圖買入賣出,毫無競爭優勢可言,那往往只能成爲山頂的站崗者。

翟敬勇是一位25年來持續進行上市公司調研的傑出投資者,即使在空倉期間,他也堅持不懈地對相關公司進行調研,貴州茅臺他去了不下30次。

2015年12月初,翟敬勇再次到貴州茅臺進行調研。他敏銳地發現,包裝線上的工人仍未放假,而在往年,包裝線上的工人都該放假了。十年以上的跟蹤外加職業投資人的敏銳,使得翟敬勇判斷,茅臺酒的動銷將再次迎來上升趨勢。2016年熔斷行情後,翟敬勇重新開始重配貴州茅臺,此時距離他上次賣出貴州茅臺已有3年的時間。

翟敬勇說:“沒有對上市公司跟蹤三到五年,就談不上對企業的理解。”

五、對大的時代要有正確的認知

難能可貴的是,傑出投資者需要對自身所處時代有正確的認知。2015年11月遊資大佬徐翔被抓後,楊永興便得出結論:這即使不意味着遊資時代結束,也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市場風格將發生重大改變。

楊永興一向對熊市非常警覺,總是能迴避大的系統性風險。他曾說過,如果我的淨值從高點下跌超過15%,要麼是市場變了,要麼是我自己不適應市場了,有這兩種情況都需要離場休息。

2015年股市巨震之後,楊永興一直處於離場休息狀態,4年後當他迴歸股市時,毅然轉身買入了白馬股,1000元附近買入茅臺,80元買入中國平安。“暴利時代已經結束了,以前一輪牛市賺幾十、上百倍的神話不會再有了,我們必須降低盈利預期,投資要回到基本面上來。”楊永興說。

2016年底,在一傢俬募的年會上,我恰好與凱豐投資的吳星坐在同一桌,當時凱豐投資在行業內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但規模尚未達到百億。一直以期貨投資爲主的吳星此時卻看到了A股的巨大投資機會,他表示看好中國的前景,看好A股經過巨震之後良幣驅逐劣幣的生態環境,會將部分資金轉戰A股。2017年,期貨和股市雙線作戰的凱豐獲得了不菲的收益,規模也突破了百億。

六、自下而上的選股能力,儘量少看宏觀因素

普通投資者總是憂慮宏觀經濟的景氣度,尤其當經濟增長數據不如預期時,容易驚慌失措拋出籌碼。但正如芒格所說,“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而微觀纔是我們有所作爲的。”傑出的A股投資人也是以自下而上選股爲主,不太爲宏觀經濟的悲喜所牽動。

2011年,我採訪景林資產蔣錦志時,特別驚訝地聽到他說投資不怎麼關注宏觀因素。而在當時,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猶在,在各大券商舉辦的策略會上,首席經濟學家的演講一票難求。

蔣錦志看重自下而上選股。他說,景林風控的基礎是對上市公司進行360度的調研,另外基金經理要有預見性,要看到三五年後的行業背景、公司基本面、商業模式會如何,對未來要有比較強的洞察力。

2016年以來,消費股展開了近5年的大行情,但如果只是看宏觀的話,您一定會完美錯過。

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曾專門寫過一篇研報——《從近5年的消費股行情談自上而下選股的痛點》。他說:最近5年的消費股行情應該說完全是一種進攻性行情,體現在日常消費板塊盈利能力大幅上升,板塊的淨資產收益率(ROE)持續上升,特別是中證800成份股中的日常消費上市公司,板塊ROE從2015年13.8%提高到2019年的20.3%,盈利能力提升幅度高達近50%,上市公司如此強悍的盈利上行週期,能不造就一波波瀾壯闊的股價上漲行情嗎?

但燕翔同時感慨:上述的消費品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強勁上升,能夠在宏觀數據中看到影子嗎?答案是完全否定的。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宏觀數據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2015年的10.7%下降到2019年的8%。所以完全自上而下宏觀研究出發,一定會踏空2015年以來的消費行情。

七、能夠經受住人性的考驗

格雷厄姆的《聰明投資者》問世已經接近70年了,巴菲特在每年的股東大會上也反覆闡述其理念,但在全世界,即使在機構投資者中有卓越建樹者並不多。這並不是因爲價值投資的方法難掌握,而是如果沒有卓越的心性作爲前提,價值投資的方法無疑就是紙上談兵。

作爲普通投資者,我們時常會扼腕嘆息,自己賣掉的或者關注卻沒有買入的牛股又漲了,卻很難下決心把它重新買回來。這是因爲我們的心理經常錨定在當初賣掉的價格,或者當初關注的價格,難以自拔,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那些牛股絕塵而去。

但傑出投資者卻不會深陷這樣的泥沼。以某龍頭汽車公司爲例,但斌對該公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13年,當時股價僅爲30美元,但經過長達5年的跟蹤和細緻研究,他在2019年下半年纔開始重倉買入,此時該龍頭汽車公司的股價爲300美元左右。

按照普通投資者的心理,股價從30美元漲到300美元,足足漲了9倍,怎麼還能買呢?但斌看到的卻是該公司進入適合大筆買入的階段,投資的風險性大大降低而成長性仍極具吸引力。近期該龍頭汽車公司股價已到2000美元左右,這筆投資目前來看已經獲得超過5倍的收益。

但斌無疑是某白酒龍頭股最長情的投資者,可能因爲2008年A股暴跌帶來的教訓太深刻,他在2015年夏天A股巨震時也因擔憂系統性風險曾拋售其持有的九成該股。

然而,當他感覺到自己可能出錯,並去該白酒龍頭公司深入調研回來後,果斷再度重倉買回該股。顯然,再度買回價高於自己當初拋售的價格,但此後他卻抓住了該股的一路上漲,近期該股的股價已經漲至1800元之上。試想,如果沒有果斷買回,對於但斌這種曾持有過該股票13年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會遺憾終身。

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也說過,即使一個1919年投資40美元買可口可樂股票的投資者,到1938年時達到了3277美元(以分紅再投資的形式),他也不必着急開慶功會。因爲,即使1938年才投資40美元買可口可股票,到1993年時會達到25000美元。

同樣,在賣出股票時,我們普通投資者也經常會犯下心理價位錨定的錯誤,只要個股不回到自己的成本價之上,堅決不賣出,但這樣往往會成爲吮指等待的犧牲品。

心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位曾在黃金股上大賺20倍的王先生說,在股市,爲什麼有人賺一點點就跑了?爲什麼有人能賺幾倍,甚至幾十倍?不是膽子大小的原因,而是認知差別。

“如果你對上市公司有足夠多的瞭解,能看到整個行業的發展前景,能瞭解公司的發展戰略,對公司管理團隊瞭解足夠多,那麼股價因一時的利空而大跌時,就應該平靜面對。總之,要學會深度思考,凡事要看得遠,看得透!”王先生說。

八、重要結論:心性可以提高嗎

儘管巴菲特也說過“懂的人5分鐘就懂了,不懂就永遠不懂”,但從各位A股傑出投資者的經歷來說,可能未必如此,心性是可以提高的,愚頑是可以開化的。

有人是頓悟的,但絕大部分人是漸悟的。段永平是一開始就在價值投資的路上;胡偉濤說自己用了兩年的時間去擁抱價值投資;張堯用了5年的時間來做趨勢投資,此後纔開始價值投資。

愚頑的我是2005年入市的,儘管與很多傑出的投資者有過面對面的交流,但我在2013年纔開始逐漸走上價值投資之路,並在2015年夏天A股巨震之後纔開始將價值投資上升爲信仰,用了足足10年的時間。

從個人的觀察來看,心性的提高需要三方面的努力:

一是長期反覆閱讀經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被段永平譽爲“看懂,你就可以開始了”。上海有個基金經理曾在私下裡交流時表示,《窮查理寶典》、《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等書籍被包括陳光明在內的上海價值投資圈視作聖經一般的讀物,大家基本熟悉到知道經典言論出自哪一章哪一節。

二是來自內心的自我反省,尤其虧錢的時候,當你內心譴責的對象除自己之外,還有第三人,那與你擦肩而過的損失一定還會向你回眸。

三是來自與傑出投資者的交流。“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個人的智慧都是有限的,慧根需要他人開啓,別人的一席話,可能勝過你在黑暗中多年的獨自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