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貨派對沒續攤 蘋概廠12月營收好悶

蘋果拉貨高峰已過?大立光去年12月營收垂頭,月減幅近三成,不過,手機谷底已過,確成定局,從大立光2023年營收續揚2.45%,交出連兩年走揚的成績單,可見一斑。

受拉貨高峰已過影響,大立光年12月合併營收由11月的峰頂67.9億元下滑至47.81億元,呈月減29.58%,惟相較前年同期40.15億元,仍呈年增19.08%。

因11月營收纔剛拿下歷史新高,成功墊高了2023年第4季及2023年全年的基期,單季合併營收179.83億元,呈季增31%,寫下2019年第4季以來的新高,另2023年全年營收488.42億元,亦以年增2.45%,連兩年走揚。

展望未來,大立光表示,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1月拉貨動能恐較去年12月下滑,至於第一季的展望,將留待1月11日法說會中,再對外說明。

法人指出,大立光今年首季法說會中,除會公佈去年第四季及全年財報,亦會針對市場聚焦的今年首季展望及手機需求回溫的狀況,做詳盡的說明,有「老實樹」之稱的董事長林恩平如何爲手機市場解盤,牽動市場行情。

同樣選在5日公佈營收的蘋概廠鴻海,去年12月營收亦受到季節性因素干擾出現回跌,單月營收4,601.25億元陷入雙減的困境,月減幅及年減幅分別爲29.21%及26.89%,2023年第四季營收爲1兆8,513.48億元,季增20%,年減5.4%,另2023年全年自結數營收爲6兆1,596億元,雖爲年減6.98%,但仍創下歷年同期次高,表現僅次於2022年的6兆6,219億元。

展望2024年第一季,鴻海表示,整體營運逐步進入傳統淡季,預期季節性表現將與過去三年相當,惟因2023年第一季廠區在疫情過後恢復正常生產,出貨增加,導致比較基期較高,預期今年首季恐呈年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