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非親屬器捐 專家:應嚴擬配套

1.1萬人還在等器捐 圖/聯合報提供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提及「非血緣」關係的器官捐贈,引發熱議,而自稱結識多年的好朋友最後因拿不出合拍照片,而被識破。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前董事長、北醫公衛學院教授李伯璋表示,朋友間捐腎捐肝,在許多國家行之多年,提高器捐風氣,但卻也出現「有錢人的朋友特別多」奇特狀況,國內應研擬嚴格的配套措施,降低民衆疑慮。

器捐中心副執行長劉嘉琪表示,隨着時代推進,器捐來源逐步開放,例如,直系血親、配偶關係,以及器官捐贈者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日後若需器官移植,則有優先權。同婚合法多年,但同婚案例並不多,因此,尚無同志間器官移植的案例。

由於器捐人數停滯不前,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有意擴大器捐範圍,增加朋友(非血親)捐贈,對此,專家均樂觀其成,但爲避免器官買賣,應擬定規範及配套措施。

林口長庚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江仰仁表示,目前活體器捐仍以親人、配偶爲主,我國於四年前開放非親屬間腎臟交換捐贈,未來推動朋友間捐贈,不無可能,但須在法律上界定清楚「朋友定義」,例如有同居事實,或其他規範等,並規畫預防器官買賣等配套措施。

李伯璋表示,開放器捐,就一定會出現器官買賣風險,不論是朋友,還是親屬間都有可能,例如,爲了鼓勵孩子捐肝,肝癌患者提出一兩百萬元營養費,而這都是檯面下的事情,很難預防,但還是應該想辦法避免形成對價關係。

李伯璋說,臺灣器捐朝此方向修法,他樂觀其成,但各醫院倫理委員會務必嚴格把關,而政府應該研擬出嚴格的配套措施,避免器官買賣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