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VS.美食外送員 誰賺得多?他揭密:不稀奇呀!早就月入10萬了
走在大臺北街頭,經常看到快遞員騎着機車,在大街小巷穿梭,他們冒着日曬雨淋的辛苦,每天綁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上路,就爲了節省一點時間,付出勞力賺更多錢。讓人不禁好奇,他們的收入是如何計算的?
像是與Yahoo、MOMO、Friday、東森、蝦皮等電商平臺合作的業者—全球快遞,旗下共有300名外務員,他們的收入皆採「論件計酬」。外務員每收送一件包裹,平均可抽成30元,每人每天收送包裹數量爲150件至200件,若一個月扣掉假日工作22天,每個月最高收入可達13萬2千元。全球快遞長安營業所每月收送件量排行前十名的外務員,幾乎都能達到每日200件的目標。
▲美食外送員比快遞員更講求時效性,因爲熱食若過了時間就會降溫,影響美味度。(圖/本刊資料照)
今年在臺灣引發風潮的新興行業—美食外送員,正好也標榜月收入可達10萬至15萬元。兩者之間到底誰賺得比較多?據一位先前曾投入「熊貓外送」的張先生表示,那時他每月收入飆破10萬元,卻只做了3個月,離職原因是之前外送員新聞被炒熱,導致太多人投入美食外送行列,訂單被分食,導致接單量不穩,張先生說:「後來收入有7萬就很不錯了」,所以就離開美食外送的工作。
針對美食外送員能月入10萬以上,全球快遞外務部經理高偉智對本刊記者表示:「這一點都不稀奇呀!因爲快遞員在幾年前,就已經能月入10萬了。」只是雙方的配送項目不同,「我們是送商業物件,服務對象是企業客戶,算是B2B;而他們是送食物,服務個人客戶,算是C2C的一種。」
高偉智進一步表示,在今年6月時,的確有一羣快遞員「跳槽」去當外送員。這些快遞員每月收入約5~8萬元,卻想朝更好的機會邁進。「沒有人會嫌賺的錢太多!只會嫌太少。」「他們想試試10萬~15萬究竟拿不拿得到?就算拿不到,也沒有損失,因爲大家都是承攬制。」相較於快遞業,美食外送員的抽成比例並沒有比較高,但因爲foodpanda、Uber Eats的補貼政策,讓外送員能從「外送費」和「趟次獎金」獲得較好的收入。
但不管是美食外送員或快遞員,幾乎都是承攬制。而像是黑貓宅急便、嘉裡大榮物流、新竹物流、宅配通這幾間以貨車運送的大型物流業,旗下員工多爲正式僱員,月薪約4萬元至5萬元。雖然收入較少,工作卻相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