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士”首獲生產許可證 低空經濟何時能“高飛”?

來源:封面新聞

解讀嘉賓

徐超羣

中國航空學會飛行器適航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原司長

高遠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全球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行業首張生產許可證在廣州獲頒。圖據新華社

4月7日,中國民航局向總部位於廣州的科技企業億航智能頒發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生產許可證,這也是全球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行業首張生產許可證。這意味着,獲得“準生證”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機型,將進入更大規模的量產階段。

被稱作“空中的士”的eVTOL,作爲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具有噪音低、零排放、高效率等優點,能夠實現直升機般的垂直起降,被視爲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之一。

“空中的士”首獲生產許可證,對低空經濟發展有何意義?被視爲藍海市場的低空經濟距離展翅高飛還有多遠?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中國航空學會飛行器適航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原司長徐超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

低空飛行器發展如何?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獲頒生產許可證的億航智能並非國內唯一一家生產eVTOL航空器的公司。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正在申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型號合格證,有的應用於貨運場景,有的則是有人駕駛。

2023年,峰飛航空科技刷新2噸級eVTOL航程紀錄。圖據新華社

比如,今年3月,總部位於上海的峰飛航空科技V2000CG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就已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成爲全球首個獲頒型號合格證的噸級以上貨運eVTOL航空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低空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3月27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爲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低空經濟領域政策利好也在資本市場引起積極反響,多個概念股連續幾個交易日持續漲停。

除億航智能、峰飛航空科技等較早進入eVTOL賽道的科技企業,包括小鵬、吉利在內的不少汽車廠商也入局eVTOL。小鵬旗下小鵬匯天飛行體型號合格證申請已獲中國民航局受理,吉利旗下沃飛長空飛行器已獲適航審定受理批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提交的一份建議中表示,低空飛行經濟相當於10年前的新能源汽車。從頂層設計來看,低空經濟是一個巨大產業,低空經濟產品在未來10年會有巨大發展。

“如果說民航客機改變了人們長距離出行的方式,低空電動飛行器則帶來城市出行的變革。”中國航空學會飛行器適航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原司長徐超羣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電動航空是航空業的第三次技術變革,電動航空企業的崛起,掀起了全球範圍的電動航空熱潮。

“無人機已成爲低空經濟的關鍵組成部分和重要增長點,前景廣闊。”徐超羣認爲,中國民用無人機數量、生產廠家數量均高於有人機同類指標,且在構型、用途上更加多樣化,這對適航審定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戰。

低空經濟離“高飛”還遠嗎?

據中國民航局測算,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不少地方都加大對包括無人機在內的通用航空應用場景的投入,助力低空經濟“高飛”。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看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eVTOL的最終應用場景主要瞄準城市空中交通。從目前空域管理現狀和基礎設施配套來看,真正實現便利打“飛的”的應用場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高遠洋表示,首先在空域申請方面,從階段試點到全面鋪開還需要時間。隨着低空開放試點工作逐步推進,現在申請航線獲批時間已不斷縮短。不少地方政府也在積極申請低空空域開放,四川、廣東等地已走在前列,有些地區已實現報備即可目視飛行。“但在全國普及還需要時間。正在徵求意見的空域管理條例將全國城市的空域管理進行分類,屆時不同城市管理都將有法可依。”

億航智能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圖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

其次,基礎設施配套方面仍需持續投入建設。eVTOL航空器起降雖然不需要較長的跑道,但需要固定起降點。由於我國在民用直升機的使用上就不夠普及,專業起降點比較稀缺。

低空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之間不匹配的問題,最近也得到主管部門關注。3月29日,在中國民航局“推進低空經濟發展”專題新聞發佈會上,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就表示,針對目前我國通用機場總體數量不足以及佈局規劃不夠合理等問題,將引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建設低成本、簡易型通用機場,推動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建設。

中國民航局此前發佈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路線圖V1.0》中提到,到2025年實現低空隔離空域分層、分區運行;到2035年,具備換乘能力的樞紐型大型無人駕駛航空器起降場投入使用,有人/無人駕駛航空器運行深度融合,形成複雜的航線網絡。這意味着,距離eVTOL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領域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至少還需要十年時間。

封面新聞記者 趙雨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