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品狀況最好一年 靠這兩件事情的助力

環保署今天公佈初步統計今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除了PM2.5達每立方公尺12.5微克、史上最好。(環保署提供/林良齊臺北傳真)

今年空品史上最好!環保署今天公佈初步統計今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除了PM2.5達每立方公尺12.5微克、史上最好,已達到空氣污染防制方案的PM2.5目標(2022年目標爲每立方公尺15.5微克)外,AQI(空氣品質指標)比率也可望達標,環保署表示,除了境內改善空品外,今年空品也受惠於大陸封城、境外污染物下降,加上多雨等有利洗除污染物所致。

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全國站污染物近5年皆呈下降趨勢,AQI達良好及普通的站日數已逾9成,但主要污染物從過去常見的PM2.5變成臭氧。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謝炳輝表示,今年又以9月份臭氧有明顯上升,其中又有3波推測主要是受到境外污染所致。

針對空品史上最好,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長蔡孟裕說,目前我國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大多數方案達成達均超過100%,如淘汰老舊柴油車達成達達235%、淘汰老舊機車目標達107%,且國公營事業如臺電、中油、中鋼等空污相較2016年減量達46%,鍋爐使用燃氣比率4年提升約3倍之多,減少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而在工業站及交通站污染物也有明顯下降,經過整治後,濁水溪湯塵事件也大幅下降。

但蔡孟裕說,相較2019年的每立方公尺16.2微克,今年透過境內改善部分約減少1.4微克,但因爲大陸封城,如混合層高度提升、雨水等氣象條件較佳原因,減少的貢獻達2.3微克,爲境內改善的約2倍。

蔡孟裕也提及,由於空氣污染防制方案預定明年到期,目前也正研議未來的方案,除了會針對全國及中南部訂定不同目標,也會針對近年的主要污染物臭氧訂定目標。

環保署也指出,2018年8月1日空氣污染防制法修正公佈後,整體加嚴及檢討管制法令累積達111項,今年持續修法強化季節空污應變措施、加嚴膠帶業、水泥業等排放標準,也修正定檢制度、提供開發業者抵換增量管道、因應疫情放寬車輛補助期限、善用科技應用執法等,從各項角度出發削減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共創經濟環保雙贏,維護空氣品質,保障民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