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也被卡脖子?日本撤走空調壓縮機產線一年,國產替代仍需努力

日本松下作爲全球知名品牌,在空調壓縮機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水平,具有成熟,效率高,噪音低,且壽命長的特點。

但是卻在一年前,將廣州的中高端家用空調的生產線搬回了日本。

那麼,國產空調壓縮機到底能不能完成替代?

松下是一家來自於日本的跨國性公司於1918年成立,目前已經是一家百年企業了。

在全球設有230多家公司,員工數量達到了29萬人,並且在2020年的世界500強排名中是153名。

松下創立的百年曆史中,從最開始的電燈製造,之後有經歷無線電技術、收音機、電視機和空調等多個消費級的電子產品的研發,一直處於在電子產品技術領域的領先者。

並且在1993年的時候日本松下電器就和廣州萬寶集團一起創立了,“松下萬寶”壓縮機有限公司。

經過了多年的努力,在中國壓縮機事業不斷的擴大,並且產能和銷量也越來越好。

從1995年的年產30萬臺到2007年時,年產就已經達到了900萬臺。

並且成功在2007年,松下累計向全球銷售了超過2億臺家用空調壓縮機,其中有超過5000萬臺在中國本土製造,在全球的空調壓縮機上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也是因爲日本松下入駐中國市場後取得的成就,很多日本的公司都選擇前往中國建廠。

在當時,我國有一半的家電和都和日本企業有着聯繫。

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松下的空調壓縮機技術十分領先,松下不僅率先推出了變頻技術,並且還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了松下空調壓縮機的節能效率。

不僅如此,松下壓縮機的能效比也很高,並且在壓縮機工作時的轉速也很高,但是聲音相較於其他品牌卻要低不少。

並且松下空調壓縮機的使用壽命也比較長,因此收到了全球用戶的青睞。

不僅如此,無論是在單轉子壓縮機,還是在雙轉子壓縮機技術上都非常不錯。

另外渦旋式空調壓縮機和活塞式的都有相關壓縮機產品,其中在冰箱上使用的活塞壓縮機目前還是冰箱壓縮機裡的王牌。

儘管松下在壓縮機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的狀態,但是奈何世界格局和經濟格局一直在變化。

松下在去年6月22日宣佈,會在2024年前搬離在廣州的中高端家用空調生產線,將這些生產線搬到日本區。

松下將搬離在中國的中高度按家用空調生產線也是多個因素的。

雖然松下和中國也是頗有淵源,在1978年我國進入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就前往了日本大版去松下集團進行考察。

在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陪同下,一起參觀了來自於日本松下的電視、傳真機、錄像機等多個產品。

這個產品當時在中國其實還處於空白階段,並沒有被真正進入到中國來。

而在參觀完松下後,松下幸之助就表示,願意到中國進行投資建廠,爲我國發展提供協助。

因此,松下也成爲了進入中國最早的國外企業之一。

之後,也是引進了不少松下技術,當年的長虹集團的電視生產線就是通過鬆下引進的。

成功進入中國市場的松下電器,將旗下的各種電子產品的生產線紛紛遷入到中國,其中很多都還是老一代的回憶。

比如,松下電視機、松下的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還有那個時代最流行的收音機,很多都是松下的產品。

在中國的松下之所以把產線搬到中國來,也是因爲我國處於發展狀態,有着巨大的市場潛力和還有人力成本上也更具有優勢。

松下的空調曾經在最巔峰的時候,市場的銷售額佔到了中國空調市場的百分之40%,可以說領先了一衆空調廠商。

但是隨着時代發展,我國的空調品牌也逐漸強勢起來。

松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雖然一直在優化產品,但是奈何不住我國產品也發展的十分迅速。

畢竟市場一直是在變化的,時代也是在不斷髮展的。

隨着我國國產品牌的崛起,日本松下也不在具備有太多的優勢,市場份額也在慢慢被擠壓了出去。

因此,松下轉而向空調壓縮機技術進行發力,成爲了很多品牌的壓縮機提供商。

但是我國的國產品牌也不甘於只做“貼牌”廠商。

因此,我國的國產空調也開始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空調壓縮機技術的研發。

而且因爲疫情的原因,導致中國供應鏈的中斷,松下的供應鏈和生產銷售也受到了一定衝擊。

並且中國和日本的也有一些緊張,日本政府也鼓勵日本企業迴歸到日本,以刺激本土經濟和就業發展。

因此,種種因素,導致松下宣佈在去年時搬走了在中國中高端的生產線。

那麼,國產空調壓縮機發展的到底如何?

其實空調壓縮機的原理並不是非常難。

甚至很多國家都是可以製造出來的,但是想要製作出來的產品具有節能、高效率、噪音低、能效比、造價低的多個優點,那麼肯定是有些困難。

空調壓縮機的工作原理是基於“逆卡諾循環”,這個循環過程主要有四個:

首先就是壓縮過程,就是壓縮機通過吸入低溫地下的下的製冷劑氣體,然後通過電機驅動壓縮成高溫高壓的製冷氣體。

然後就是冷凝過程,需要這些製冷劑氣體進入到冷凝器中,然後釋放熱量給室外的空氣,之後冷凝成液態。

之後進入膨脹過程,液態的製冷劑通過膨脹,然後變成低溫低壓的製冷劑。

最後是蒸發過程,製冷劑吸走了空氣熱量,從而可以讓室內溫度變得很低,自己就變回了氣態。

這就是空調的基本循環系統,其實就是把熱量從屋子裡轉移出去,從而達到了和製冷的效果。

雖然過程這樣,似乎對於科技企業來說也並不算難,但是如果想要把這個過程的能效比、噪音、節能各個都有做好,那就很不容易了。

因此說壓縮機技術領先,一般也是在這方面,不過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爲空調壓縮機技術的領先往往能夠在用戶體驗過程中,顯示出來。

而我國最有名的應該是就是格力的壓縮機技術了。

格力不僅可以生產,在零下15度到45度製冷熱的單缸單級壓縮機,還可以生產工作環境在零下30度到54度的強勁製冷熱壓縮。

而且還在擁有着工作環境更加嚴峻的三缸雙級變容級比壓縮機,並且可以保持不衰減。

不僅如此,還擁有着“冷酷外機技術”,這個外級可以讓空調外級在零下35度低溫下,都可以正常啓動,並還能保證在60度的高溫之下正常運行。

從而非常適合在極端炎熱或者極端寒冷的環境下使用。

不僅如此,我國的其他品牌也推出了不少壓縮機技術,其中在“2023年傢俱電器技術大會”上。

就推出了不少新技術,比如超高效的搖塊壓縮機,通過使用獨創的搖塊滑快技術進行壓縮,聽起來非常具有創新。

還有新一代的變頻壓縮機電技術,讓整體的功率、可靠性、散熱都進行了大步幅提升。

那麼,我國的空調的壓縮機技術上是不是填補松下中高端“空白”?

其實,這個所謂“空白”基本上沒有的。

因爲我國的空調壓縮機技術其實也非常不錯了,無論是格力的壓縮機,還是海立的壓縮機,也或者是美芝壓縮機。

都在基本上都可以滿足目前國內中高端的市場需求。

不過這些廠商除了格力是全資國產自研公司之外,很多公司屬於合資公司。

像是美芝這個品牌,就是由我國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日本東芝開利株式會社合資創辦的,其中美的擁有百分之60%的股權,東芝擁有百分之40%的股權。

美的負責出錢和營銷,東芝出技術,也是正是因爲東芝在空調壓縮機技術仍然具有一定優勢,讓美的空調在銷量上一直處於領先狀態。

雖然國產空調在銷量上確實完全擊敗了日本的空調品牌,主要原因還是在價格和營銷上面完全不如本土品牌。

而且目前還有一些的品牌的中高端產品使用的是日本品牌空調的壓縮機技術。

雖然我國空調壓縮機技術上已經獲得不少成就,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

即使松下搬離了在中高端的生產線,也不會對我國的中高端空調市場有太大的影響。

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空調壓縮機仍然需要努力。

因爲,很多品牌採用還是合資方式,並不算得是真意義上的國產壓縮機。

並且國內的一些中高端品牌空調,一些博主拆機後,發現有一些還是使用的日本的空調壓縮機。

所以,國產的空調壓縮機仍然需要努力!

因此,在全球化的世界下,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可能是某個企業的突然的產業變動,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影響。

而松下撤離中國,其實是世界製造業變化的一個縮影,未來世界各國企業都將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而如果要想要這個市場下保持足夠競爭力,也說不定在某些因素下,就會發生一些讓人意想不到事情,所以國產品牌還是要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