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新冷年,經銷商太難了!

2023冷年空調市場的成績單格外亮眼,無論是工廠出貨端還是終端零售都創下近五個冷年的新高。然而,面對2024年開盤,渠道端表現出了更多的謹慎與保守。

出貨端創五年峰值 經銷商反饋平淡

據艾肯家電網初步統計,2023冷年國內市場所有家用空調製造企業出貨總量達到了9500萬套左右,同比增長幅度超過了15%,這一出貨量總規模接近歷史峰值即2018年度的數據,當年度的出貨量近億臺。

過去一個冷年整體空調市場在增長,但是不少經銷商的反饋卻呈現了與此不同的一面。

河北廊坊燕郊一位空調代理商張傑(化名)代理了一線空調品牌,併成立了銷售公司代理某三線品牌。對於過去一個冷年的業績,他給出了保守的回覆:“我們是到年底結算,但是總體而言2023冷年無論是零售還是工程機都不理想,不知道消費力究竟在哪裡?”

來自常州的一位三線品牌營銷中心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江蘇地區在7月中下旬開始沒有預料的持續高溫,空調零售起色不大,沒有預期的火爆。”

一方面是今年旺季後期北方暴雨、南方颱風影響,空調市場啞火,另一方面,家電市場復甦不及預期,在高保有率的市場狀態下,大規模增長不再。

新冷年走勢難樂觀 開盤步履維艱

隨着各個空調企業啓動新的冷年,新的銷售目標、盈利要求一步步傳導至經銷商層面。只是,空調市場存量化的底色下,在高增長行情後,新一冷年的國內空調市場的走勢並不會太樂觀。

房地產市場持續承壓,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3%,房地產市場供給正經歷階段性調整,並不能給家電市場提供更多新的增量;同時更新換代需求爆發緩慢,在沒有更多的紅利下,空調市場難以增長。

對此,經銷商也表現出了類似的擔憂,且在開盤一個多月後,切實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意。

張傑表示:“今年開盤情況不如往年,經銷商們不敢大量備貨,不管什麼政策都推動不了。”

“現在我們這邊房地產市場沒有一點動靜,房子賣不出去,家電怎麼會好呢?”張傑對於市場大環境有着清晰的認知。同時他還提到:“接下來是冰箱和洗衣機行業開盤時間,經銷商們更多地把資金投入到這兩大產品,空調對於他們來說不是主賣的產品,因此備貨積極性不足。”從時間點而言,旺季結束後,分銷商更傾向於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即將到來的冰箱、洗衣機旺季市場。

另外,張傑吐槽了空調行業的“卷”:“現在分銷商也不定非要在我這裡拿貨,各種渠道的出貨很多,包括網批、串貨等,甚至有時候廠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也在鼓勵出貨。”

終端需求乏力傳遞給代理商壓力的同時,工程機市場也並不樂觀。即便是張傑成立了銷售公司,擁有在該市場擁有更大自主權,但是在工程機項目爭奪上,價格仍不佔優勢。“今年工程機項目也少了,即便有,廠家價格控制比較嚴,追求利潤,因此我這裡比較難操作。”

在規模與利潤之間,空調廠家的天平更偏向利潤,以產品結構升級擴大盈利空間,也因此經銷商可操作空間有限。

業務多元化拓展 困境之中尋增量

2024冷年開局,留個空調經銷商們是一個艱難的局面,市場需求資源稀缺,關聯行業也沒有給空調行業締造出太多的新生空間,工程機市場資源減少,家用中央空調及風管機替代效應。

空調代理商感受到了新一冷年方方面面的難。業務多元化拓展、尋找新的機遇是他們突破困境的方法之一。

張傑在今年下半年增加了某中央空調代理業務,他表示:“這個業務板塊和原有的家用空調相比,跨度並不大,而且還能覆蓋我平時沒法接的暖通、樓宇項目。”

安徽合肥一三線品牌代理商孫怡(化名)在今年增加了代理品牌,她說:“今年增加主導品牌業務,與三線品牌拉開品牌和產品差距,可以覆蓋更多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羣體。”

“大年之後是小年”,尤其在現實的市場面前,空調經銷商對這一觀點更加認同,而且他們也在不斷尋找新的市場,從實際出發增加業務單元。他們每一次努力對於自身而言維持營收規模以期增長、保證企業穩定運轉,對廠家和行業而言,則是在推動廠家發展目標的實現與行業的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