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產卵盛會 學者憂光害

屏東墾丁海域角菊珊瑚陸續釋出粉紅色的精卵束,吸引不少潛客下海親睹年度的海洋自然生態奇景。圖/海生館提供

墾丁海域珊瑚每年在媽祖生農曆3月23日前後夜晚同步釋放精卵束,美如海底星空的年度海洋生態奇景,這幾天吸引大批潛客南下朝聖,潛點有如夏夜嘉年華;國立海生館珊瑚生態博士樊同雲卻示警,研究顯示,光線是珊瑚生殖機制的重要訊號,在遊客手電筒等強光照射下,會讓珊瑚誤判訊號,錯亂生殖機制,官民要思考如何在觀光和生態保育間找平衡點。

墾丁海域造礁石珊瑚約300多種,每年大約在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前後,進入一年一度的釋放精卵束高峰期。

海生館說,不同種珊瑚精卵束入夜後先後噴發交會,海底上演宛若滿天星斗又如海中飄雪盛況,潛水玩家南下朝聖,包括核三廠出口水等潛點,入夜後,潛水燈及攝影燈將潛點海域照亮宛如水下不夜城,又被稱墾丁另類「藍眼淚」。

「珊瑚同步產卵的關鍵,在於日落到月升的黑暗時間,光線是觸發珊瑚產卵的重要訊號!」研究員樊同雲說,多數珊瑚之所以演化出夜間到天亮前時段產卵的生殖機制,是減少幼生被其他魚類吃掉的機會,提高繁衍成功率。

樊同雲表示,長期人工覆育珊瑚實驗研究中發現,珊瑚產卵時怕光,因此夜潛教育宣導很重要,官民要思考觀光和生態保育間找到平衡點,建議限用影響最小的紅燈。

墾管處說,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未禁止夜潛,但海域生態保護區爲禁地,過度強光會影響珊瑚產卵,請潛水業者加強潛客保育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