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拋開放移工按人頭課稅 左批侯友宜、右轟賴清德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上午舉行勞動政策發表,柯文哲提出企業賺錢讓勞工加薪、友善環境並保障勞權、年金改革刻不容緩、廣納人才與人權立國等四項主張。記者陳正興/攝影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發表勞動政見,主張教師節、勞動節列爲國定假日、政府每年撥補勞保1000億元,開放移工並課徵人頭稅等,並提出「企業賺錢,勞工加薪」、「友善環境,保障勞權」、「年金改革,刻不容緩」、「廣納人才,人權立國」等四大解方。

柯文哲指出,2000年以來,我國實質GDP的成長達120%,平均實質薪資只增加了4%,意味當前制度讓企業獲利時,沒有辦法有效分配給員工。柯文哲主張儘速訂立最低工資法,採取有科學基礎的公式,並針對企業調高基層員工平均薪資給付水準時,加薪幅度自所得額中減除比率,從130%提高至200%。例如,當企業爲員工加薪1000元,從營所稅稅額減除的金額,就從1300元增加爲2000元,增加企業爲員工加薪誘因。

臺灣資淺勞工特休假天數差距太大,工時過長、假期過少,不但過勞,也嚴重壓縮勞工家庭時間。柯文哲提出,增加勞工家庭照顧假天數,並以就業保險形式,給付休假期間部分工資;同時,增訂以「小時」爲單位的「親職假」,方便家長出席學校親職日、處理兒童突發狀況,友善勞工育兒需求;並把教師節、勞動節均列國定假日,避免「一家兩制」怪象。

柯文哲主張,增加勞工家庭照顧假天數,並以就業保險形式,給付休假期間部分工資;同時,增訂以「小時」爲單位的「親職假」,方便家長出席學校親職日、處理兒童突發狀況,友善勞工育兒需求;並把教師節、勞動節均列國定假日,避免「一家兩制」怪象,體現對教師的尊重。

年金改革部分,柯文哲認爲,政府每年撥補1千億、若有超徵稅收再撥補;儘速召開年金改革國是會議,雖然2017年討論過但不了了之,要徹底檢討臺灣社福制度的永續性,當時不處理到2024年只會更難處理,「做一個有責任的政府」,他也主張要提高勞動基金積效。

當前臺灣勞動力不足,柯文哲提倡「壯世代計劃」,柯聲明不是「強迫」已退休的人繼續工作,而是想工作的人,有良好的制度環境可以找到合適工作。這攸關「勞務重新設計」,還有任何阻止長者重回職場的法條,都應與時俱進修改。

先前政府傳出有意開放10萬名印度移工,柯文哲說,引進外勞作用要搞清楚,目前是要補足臺灣的勞工不足,而不是要取代臺灣勞工,政府要說清楚到底要引進多少外籍移工。

至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稱要開放陸生來臺就業,柯文哲表示,就跟引進移工一樣,要做好總量管制,不同類別要有多少勞工,而不是說陸生來臺灣唸書,就無條件留下來工作,總量管制要做好,迴歸市場機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