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放棄亮點政治 持續小量進步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展開美西產業之旅。圖/臺灣民衆黨提供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訪美第二天,柯昨先拜訪無名小站創辦人簡志宇,下午再赴胡佛研究所與學者及史丹佛大學生交流。他主張提高對高等教育投資,提升臺灣大學生國際競爭力。柯並強調,不要幻想一天可以改變國家,但是也不要幻想什麼事都不做會改變,「希望國家長治久安,不是說做爽的」。
柯文哲與簡志宇午餐會並對談,簡提到柯剛當選臺北市長時,火速拆除忠孝橋引道,不僅CP值高,又立竿見影地建立人民對新政府行政效率的信心,印象深刻;他詢問柯文哲,若當選總統,要做什麼事情讓臺灣人民建立信心?
柯文哲回答,他當八年臺北市長後,在政治思想最大改變,就是開始放棄亮點政治,他認爲,國家最大的進步,是持續、小量、累積的進步。他以臺灣社會住宅爲例,社宅從開始蓋到可以住要花費四年,若每年開工二五○○戶,維持一萬戶在開工狀態下,要花廿年纔可蓋到五萬戶;他擔任臺北市長期間最驕傲的是市場改建,但沒有一個是在他任內完工。
柯文哲與學者及學生交流後在臉書表示,與談的外國學生都精通中英語,讓溝通非常順暢,不少人對臺灣的印象多半來自強勁半導體,也好奇他若當選總統會如何因應臺積電在美國設廠對臺灣帶來的衝擊。
柯文哲說,站在分散風險立場,臺積電本就會有到海外設廠的計劃,他認爲,若臺積電搬到亞利桑那成本要增加很多,長久下來就會失去競爭力,所以涉及國安的晶片可以到美國生產,其餘晶片還是留在臺灣製造,「尊重市場機制,但也做風險管理,這纔是務實的做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