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媽祖可否成為2050淨零碳排領航人

每年的媽祖遶境自前期準備到迴鑾及後續開爐儀式間近三週的活動,相當熱鬧也仍維持傳統的放鞭炮、燒金紙、焚香等儀式。郭瓊瑩/攝

郭瓊瑩

臺灣的媽祖遶境活動已被UNESCO(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指認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國的國家重要無形資產,也是全球三大宗教活動之一。遶境活動宛若西方的朝聖之旅,在九天八夜之活動中,參與者要步行三百到四百公里,依媽祖指示路徑有別,而參與者年齡層亦極廣,年輕者想體驗參與宗教熱忱情境,而年長者則純爲宗教信仰,此亦顯現媽祖信仰與遶境具有帶動羣衆追求祥和平安之共同願景與磁吸力。

近年更有很多國際觀光客或信徒,尤其是年輕人也會加入活動。白沙屯自二○○二年三千人迄今已有十八萬人報名,於三月十八日凌晨起駕;而大甲的活動更是全國盛事,報名者早超過卅萬人,沿途自主加入者已拓及兩百萬人。這樣的全國式宗教活動與虔誠地步行或分段參與,每人花費平均近九千元,一次活動下來包括其周邊經濟產值則高達卅至五十億,足見宗教力量之厚實力與影響力。

媽祖遶境經常綿延三百至四百公里,沿線所經鄉鎮之市井生活城鄉風貌亦同時與之共振,若能借力使力亦同時宣導環境保護、生態覆育與地方創生,深信以媽祖信仰魅力與感染力應可帶來新的領航方針。郭瓊瑩/攝

曾拜訪過白沙屯拱天宮主委,也談及這麼廣闊有影響力的全民自主性活動,除了宗教信仰,信衆參與者在過程中也着實獲得心靈慰藉與療愈,也爲沿線地方帶來龐大經濟商機外,是否得以有更大更高視野的社會文化與環境教育影響力得以同步拓展?

訝異於今日之廟方董事會,也另設有基金會,更有外語宣傳解說的年輕服務志工團。事實上主事者也早意識到此「國際無形遺產」之重要性與指標性。爲此,相關活動間之「綠色生活引導」也不斷地一一宣導,包括自備環保餐具、必要的帳篷、睡袋,沿途有志工清潔環境…只是放鞭炮、燒金紙等仍是信衆以及遶境之必要儀式,承傳近三百年似乎仍不可免。

幾次座談交流中,包括幾位目前在臺推動淨零低碳、碳足跡計算之專家學者,亦建議是否在以基本必要的宗教傳承文化行進儀式中,讓沿線鄉鎮一百多間廟宇周邊之環境,也能有一羣志工信衆同步爲其改善實質環境,包括植樹綠化、城鄉風貌優化,也帶動促銷在地食材等。甚而因住宿及沿線各種生活需求,倡議無塑料用具,而設計師亦可研發如新冠疫情期間有許多具創意的臨時可組裝的shelter(簡易帳篷)可以提供信衆租借。

如果每年有五十億商機,其中少部分提供作爲遶境區域範圍內之國土鄉鎮環境改造綠化、增益碳匯基盤,相信以大衆對「媽祖」信仰的定力,還有「國際無形文化遺產」的品牌,似乎可以再擲筊請示媽祖:「可否擔任臺灣淨零標竿倡議與實踐的領航人?」相信以媽祖保護國土之慈悲心,應該可顯靈的!(作者爲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