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電信5人行太擠 三雄奪回資費發球權(2-2)

其實在臺灣大並下臺灣之星後,遠傳與亞太電的整並一直就在市場期待中,加上雙方之前就已經在5G共網共頻、也有換股,可說是老早就看對眼,合併只是時間的問題。

電信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乃商業定律,總經理井琪坦言,「計劃趕不上變化」, 本次的合併是雙贏得作法,可以藉此發揮規模經濟,且電信頻譜「粥少增多」,各家業者多是砸重金在標,故透過雙方合併後,不僅頻寬加倍,更橫跨4G和5G,將發揮最大頻譜綜效。

遠傳指出,這項合併案完成後,將擁有業界最大連續700MHz頻段,並藉由現有無線基站立即可提升4G網路容量和5G室內穿透,可充分發揮 700MHz 連續頻寬優勢和低頻特性,大幅增加 5G 覆蓋率,再搭配遠傳既有的 1.8GHz、2.1GHz、3.5GHz、28GHz 等低、中、高頻段頻譜資源,將提供遠傳及亞太電用戶更好的全網體驗。

由於亞太電存在許多「1」字頭的吃到飽客戶,用戶權益當然是市場最關心的點,於用戶權益上,本案合併完成後用戶數共計 920 萬用戶,亞太電客戶既有合約不變,總經理井琪也對既有亞太電用戶權益給予承諾,履行合約精神,這也是合併方必須蓋括承的,亞太用戶並將可以享有遠傳之friDay影音、friDay購物、「遠傳心生活」等用戶優惠。

「臺灣大將擁有100MHz 3.5GHz頻寬」,這是臺灣大併購臺灣之星時相當自豪的一點,由於3.5GHz是5G所謂的黃金頻段,各家業者視若珍寶,但進一步看臺灣大+臺灣之星儘管擁有最大3.5GHz頻段,但其分居所謂的「魚頭」、「魚尾」,並無頻段連續的優勢,而亞太電在先前5G並標時放棄3.5GHz,故儘管併購後,遠傳在3.5G維持80MHz,但遠傳強調,原來雙方於4G以僅約3.5G標金的20%標得之連續2600MHz TDD頻段可整合爲40MHz 之5G頻譜,並以既有技術與設備和遠傳3.5G之 80MHz組成120MHz業界最大之5G頻寬提供消費者使用,亦可規劃專網專頻;另外,亞太電與遠傳合併後擁有業界最大之連續800MHz 28G 頻譜,除可提供專網專頻之使用外,更具低軌衛星頻譜合作商機。

「在任職期間一定要讓吃到飽下架」,這是遠傳總經理井琪曾吐露的肺腑之言,隨着電信版圖回到三強鼎立,電信三雄的噩夢-「刀刀見骨的價格」,有機會解除警報,在電信價格破壞者的陸續退場後,電信業又回到傳統三雄,少了破壞的力量,市場最憂心的當然就是價格,未來電信業將有機會再拿會資費發球權,井琪認爲,就4G時代來說,參閱各國經驗,吃到飽1399真的已經很低,只是,價格的決定取決於市場機制,合理的資費也有助於市場良性循環,換言之,消費者在5G的資費價格小卻幸可預期應該會比4G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