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喊不比民調就是併吞 學者看出1轉變:國民黨別以拖待變

各界高度關注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左)、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右)是否能整合成功。(中時資料照)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展開美西產業之旅,昨(1)日在行前針對藍白合議題表示,若藍營想要合作卻沒有要比民調,「哪裡是叫合作,這叫併吞、併購」。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認爲,柯的姿態擺得更高了,國民黨若以拖待變,未必是好的因應方法,且會讓柯覺得沒誠意,至於可否由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扮演公正第三方,鈕則勳提出三點分析,認爲「有機會,但仍有變數」。

鈕則勳昨在臉書指出,柯行前針對藍白合的迴應,顯見其姿態擺得更高了,若國民黨一直以拖待變,未必是好的因應方法,而會讓柯覺得沒有誠意,國民黨得針對民調有正式迴應,才能形塑討價還價的空間,畢竟國民黨總體政黨的實力遠大於民衆黨,且侯友宜的支持度有漸入佳境的可能性,直接面對柯的要求進行溝通,會有一定的底氣。

鈕則勳認爲,若決定比民調,可選擇四種方式,包括一、輸的不可能也不用退選;二、民調是藍白合總體協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三、民調的時間、機構、形式及題目安排由藍白各自決定幾個部分;四、民調結果純粹內參不對外公佈,避免綠軍藉此操作。鈕則勳強調,針對柯要第三方民調的提議,國民黨不該冷處理,至少有個對案的提出,就能持續進行協商與討論。

至於是否可以由韓國瑜來扮演公正的第三方?鈕則勳直言「有機會,但仍有變數」,並進行三點分析。首先,鈕則勳認爲韓與侯、柯都有互動,彼此關係不差,至少可能成爲侯、柯可以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二、韓至少是上次大選的總統候選人,雖然政治能量減弱,但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有韓粉做支撐。三、侯、柯也不好明白拒絕韓國瑜,若拒絕韓作爲公正的第三方,勢必惹怒韓粉,選票獲取就有問題。

不過鈕則勳也提到,韓作爲公正第三方的變數,或許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朱立倫希望在藍白合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且能掌握最佳的戰略要地,才能維持出自己權力不會受到挑戰,若是藍白合成功的話,將更能進取高位,若突然插進韓國瑜作爲有戰略性的公正第三方,恐影響藍軍大咖的權力平衡或導致權力消長。因此,鈕則勳認爲,韓能否扮演關鍵第三方,可能還要等朱主席的總體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