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4家醫療設備龍頭共話“新質生產力”,行業出海顯成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賽男 上海報道

5月22日,上交所舉辦科創板“新質生產力”行業沙龍第八期,聚焦醫療設備領域。

聯影醫療、奕瑞科技、惠泰醫療和山外山4家醫療設備代表企業與多家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機構齊聚一堂,聚焦中國醫療設備產業發展動態、大規模醫療設備更新、醫療“出海”趨勢等熱門話題,深入探討中國醫療設備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國內市場有望快速增長

高端醫療設備行業,是一個知識密集、創新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中國已成爲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今年初,《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到2027年包括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的目標。在大規模醫療設備更新的政策鼓勵下,國內內需市場不斷擴大,推動醫療設備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資源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匯聚。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提出,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力度大、時間週期長,可能對未來2至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產生深遠影響,有助於保障人民羣衆健康需求,提升各級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和效率的同時,進一步提振內需、淘汰落後產能、提高先進產能的比重,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實現經濟結構的有效轉型和升級。

奕瑞科技董事長顧鐵也對政策影響表示肯定,認爲將促使企業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上投入更多資源,推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隨着醫療資源的擴容下沉,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對醫療設備的需求增加,也會爲醫療設備廠商帶來顯著的業績增量。

惠泰醫療董事戴振華圍繞心腦血管業務進一步補充道,隨着老年人羣的增多及其支付能力的提升,延年益壽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而心腦血管疾病在所有致死因素中佔比最高且會持續走高,與此相關的先進醫療器械會快速迭代和進化,這也符合國際巨頭的發展情況,未來心腦血管相關設備和高值介入耗材有望成爲巨大市場。

山外山董事長高光勇則提到,近年來爲推動國內創新醫療器械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了各級醫院的各科室,尤其是區縣及鄉鎮等基層醫療機構的設備需求增長。其中,牀位擴容、重症能力建設和設備更新換代等政策,則有望推動血液透析機和連續性血液淨化設備(CRRT)這類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實現高速增長。

科創板醫療設備細分領域廣、板塊特色顯著,整體業績表現亮眼。聯影醫療、山外山等多家企業營業收入2023年實現快速增長,平均增速超過40%,半數企業的歸母淨利潤增速超過45%。特別是隨着大規模設備更新、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放開、高質量發展行動規劃發佈、兩批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下達等多重政策利好,中長期來看優質國產品牌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持續兌現快速成長。

“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爲了滿足與支撐更高水平的精準醫學需求,高端醫療設備行業要求企業不斷投入研發、轉化成果,在診斷和治療技術上要不斷創新突破,實現更加靈敏、精細與精準。客觀上,醫療設備行業又存在橫跨多個技術領域、具有較高技術門檻、細分市場較多的特點,核心技術需要橫跨材料、器件、分子生物、數據智能等多個領域。

薛敏重點介紹了聯影醫療打造的業內唯一覆蓋“整機系統-核心部件-關鍵元器件”垂直創新體系。他提到,聯影醫療已經實現了PET數字光導探測器、MR超導磁體、譜儀、梯度功率放大器、射頻功率放大器、CT時空探測器、球管、X光高壓發生器、RT多葉光柵、加速管等全線高端醫學影像及放療產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核心部件自研比例業界領先。

高光勇也提出,山外山公司23年來一直聚焦血液淨化領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以及臨牀應用的反饋積累。

針對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研發核心技術的痛點難點,顧鐵補充道,高端醫療裝備領域需要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而目前國內這類人才相對不足。要進一步加強跨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等方式,培養更多符合行業需求的複合型人才,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促進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國產化。

行業出海初顯成效

近年來全球醫療裝備企業百強榜單中有十餘家中國醫療設備企業上榜,排名逐步上升。面對國家集採帶來的影響,行業內雖然短期產生一些陣痛,但長期看有利於進一步優化醫療設備行業結構,幫助企業實現從中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的轉型。對於國產醫療設備廠商來說,無論是主動尋求更廣闊的市場空間,還是被動應對國內市場的壓力,出海都成爲了醫療器械企業發展的一大方向。

薛敏表示,中國企業的上榜和排名上升,預示着全球醫療裝備市場格局可能發生變化。傳統上由發達國家企業主導的市場,現在正逐漸融入新興市場的力量,特別是中國企業的影響力。過去幾年,聯影醫療代表中國智造陸續破冰美、日、歐海外高端市場,產品進駐美國、日本、意大利、新西蘭、波蘭、印度、韓國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同時也提到,企業只有真正把產品做好,纔有競爭力,才能參與全球競爭,中國企業具備這一後發優勢。

顧鐵分享了公司的全球發展佈局,奕瑞科技堅持全球化運營策略,2013年公司即已成功打開海外市場,2023年海外銷售佔比接近40%。

戴振華針對國內企業的競爭之道提出,國產醫療設備企業要通過內生式增長形成核心競爭力,持續不斷解決關鍵技術,把產品做好,把服務做好,口碑做好,把護城河建立起來。通過高速複合增長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未來國產龍頭企業有望將與國際巨頭進入全面競爭格局。

作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一環,中國醫療設備行業已發展形成較完善的產業鏈。背靠中國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產業鏈優勢,國內醫療設備龍頭企業毛利率水平全球領先。隨着國產醫療設備龍頭企業出海的動作不斷開展,國產品牌效應和產品口碑也將不斷提升,形成更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羣,從而形成海外競爭優勢,支撐國產醫療設備企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