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首次推遲,多所高校學費漲價,學子:我是什麼大冤種麼
最近考研人和研究生的天,可謂是塌了又塌。
繼上週本研倒掛、多所高校研究生總量超過本科生話題引熱議後,前兩天晚上,研招網官宣了今年考研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竟然罕見地推遲了。
與此同時,一位研一同學曬出自己的學費賬單,把付款界面截了圖,發在了社交媒體上,配文:“心死了”,帖子很快火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一隻小蚊紙
而清華的學生更是直呼肉疼,咱就是說,這幾個零是認真的麼?
圖片來源:小紅書@Shirley青木
當然學費高低有專碩學碩、專業等之分,但高學費迎來上漲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網友:讓本就不富裕的我,更是雪上加霜!
圖片來源:抖音@把書讀爛(努力學習版)
“讀研是新時代的啃老方式嗎”,這個話題還引起熱議。
圖片來源:小紅書@考研優優學姐
再結合最近,高校“本研倒掛”現象引發關注,近20所985高校的研究生數超越本科生數,中國科學院大學以37.14的研本比(研究生人數是本科生人數的37倍多)一騎絕塵。
學子:這書,是一點也讀不起了,我是什麼天選大冤種麼?
去年考研人數多年來迎來首降,也不知道明天的報名人數有多少,但大家開始重新思考讀研值不值,投資回報率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倒是真的。
畢竟,學歷通脹的時代,碩士文憑似乎已經從“高配”跌成了一個“標配”。
圖片來源:網絡
1
研究生被學費背刺?
近年來,多個省份都宣佈要調高公辦高校的學費標準。在學歷日益內卷的現在,許多研究生的學費已經貴到令人難以承受了。
據澎湃新聞統計,從2019年到2022年,有38所“雙一流”高校漲過專碩學費。其中漲幅最誇張的東華大學國際商務專業,從每學年1萬元不到直接漲到了2022年的7.9萬元。另一所學校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學費也上漲了525%,從每年8000元漲到每年50000元。
就在今年,東華大學發佈的2024招生簡章中,新傳專碩的學費從2023年的3萬/年調整到5.4萬/學年,上漲了2.4萬,將近翻了一倍。
某C9高校今年漲學費的專業集中在管理類的非全日制專業碩士研究生,據不完全統計,8個管理類專業的平均漲幅達到了近30%。
某一本高校2022年的公共管理專業(非全日制)學費和其他專業一樣爲3萬/生,但最近兩年則漲到了5.6萬/生。
電子科技大學今年5月發佈學費調整的公告,從25屆學生開始,從6.9萬/生調整到8.4萬/生,漲幅1.5萬;深圳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更猛,學費直接從19.8萬漲到29.8萬,漲幅10萬元。
浙江大學的農業專碩、風景園林專碩、獸醫專碩、“一帶一路”臨牀醫學項目制專碩和南開大學的資源與環境專碩,學費漲幅超過了150%。
學子:真是前途似jin啊,手頭緊。
隨着高等教育規模擴大,落實到學校層面,其辦學規模也在擴大,近年來物價上漲,高校的辦學成本更是顯著提升,從這個角度來說,漲學費確實事出有因。
此外,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也會對學費產生影響。
經濟發達地區的學費普遍較高,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費則相對較低。
位於寸土寸金的上海的復旦大學,其新傳專碩學費和上海的經濟一樣飛速發展,從先前的8萬上升至現在的12萬多;華東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專業碩士,全日制學費從8.8萬/年漲到了10萬/年,
而位於西部的某大學,其新傳專碩學費則是相對穩定在每年16000元。
再具體到專業,大部分以學碩爲主的研究生專業學費,8000元一年,但對於一些專碩而言,這只是個零頭。
部分大學的某些專業的學費可以和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留學成本相對低廉的國家比肩了。
圖片來源:本站數讀官方澎湃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全日制學費調整爲9萬/年;河海大學的水利工程領域專業學位,全日制學費是8.2萬/年;同濟大學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碩士學費更是將近17萬元。
前段時間的畢業季,很多畢業的研究生學長學姐也曬出了自己讀研兩年或者三年的賬單。
圖片來源:網絡
網友:讀個研真是生死難料,這畢了業得當幾年牛馬才能賺回來?
而且不僅內地高校,香港、國外等高校學費都在漲價。
據悉,從今年開始,爲了應對不斷上漲的教育成本,香港的本地生大學學費即將在27年來迎來首次上調。
從 2025-26 學年開始,八所公立大學(包括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的學費將連續3年每年平均上漲 5.5%。
目前,本地學生的全日制本科生、授課型以及研究型碩士課程的學生每年需繳納42,100港幣學費。新政策實施後,學費將在2027-28年上漲至49,500港幣。
政府表示,現在做出這一決定是必要的,因爲隨着學位課程的價格上漲,成本回收率(即學生承擔的費用份額)已從 18% 降至 12.5% 的低點。到 2028 年,學費調整將使成本回收率上漲至 13.4%。
近日,英國大學也陸續公佈了2025/26學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了,果然,學費又雙叒上漲了。
學費上漲,和時代、地方、市場、高校發展相關。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袁連生曾分享:
研究生學費更多是根據市場供需關係,再根據各地區、各高校互相參照來確定的。
國家也一直很重視教育問題,給高校提供了各類財政支持。
只是,對學生個體來說,在期望實現高投入高回報的教育投資過程中,研究生們卻往往遭到“未富先貧”的窘況。
2
多少人在自費上學?
高昂的學費讓讀研的成本不斷提高,而研究生階段的支出,不僅是學費,還有生活費等多項支出。
NO.1
突然取消的新生獎學金
近年來,由於研究生擴招、學校資金緊張等等因素,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取消或者下調碩士研究生新生獎學金,或者只面向推免生。
瀋陽理工大學發佈公告:決定從2024年招生週期開始取消碩士研究生新生(學業)獎學金。
圖片來源:瀋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西北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只對推免考生有獎學金獎勵。
圖片來源: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今年剛考上西北大學的衚衕學早在備考階段就聽學長學姐們說過這件事,說學校可能會取消研究生的一些獎學金,沒想到第一棒就是打在了自己這樣的考研上岸者身上。
NO.2
很難全覆蓋的學業獎學金
除了可能會突然消失的新生獎學金大禮包,讀了研以後,可能還會發現,自己的學校並沒有實現學業獎學金全覆蓋,一夜回到解放前——自費上學。
研一剛入學,小黃就向師姐打聽了學校的學業獎學金政策,才發現,只有評上一等學業獎學金自己纔不用發愁學費和生活費。
但是一等學業獎學金專業覆蓋率只有15%,自己至少要發一篇甚至兩篇核心期刊論文,成爲本專業第一才能拿到。
根據四川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方案,三等獎學金學費只能免除一半,每個月生活補貼只有100元,二等獎學金學費全免,但是每個月生活補貼只有200元(100元爲導師承擔部分,但是文科生一般默認沒有。)
圖片來源: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對於剩下沒有被獎學金覆蓋到的學生來說,唯一確定能夠拿到的是國家助學金6000元一年,平均下來500元一個月。
NO.3
上演窮鬼生活
除了不穩定的獎助學金,如果是專碩在外住宿的話,很難保證頓頓在食堂解決,本想糊弄自己在樓下隨便吃一頓快餐,結果:我錯了,我糊塗,我沒經驗,我奢侈了!
食堂的飯也不是好嚥下去的,聽說過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沒想到大學食堂也一起高貴起來了!
也就是帶給學生那麼一點小小的價格震撼吧!
還有那些沒辦法推脫的聚餐開銷。
讀個研,讀着讀着,開始研究吃土去了,求一些讓土變好吃的辦法。
圖片來源:小紅書@步步青雲
研究生大多數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也不想再依賴家庭:
或者是家庭沒辦法再承擔生活開支:
所以許多研究生選擇在科研之外的零碎時間兼職。如果遇上個導師還不準校外實習或兼職賺窩囊費的,研究生表示:每日心情都是大雨。
3
發論文也要花錢,誰懂啊
“不發表就出局”不僅僅可以用來形容高校教師,也越來越和在讀研究生們掛鉤。
比如在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的官網上,查詢到其公管管理專業畢業要求是碩士生在讀期間需發表論文。
高校科研圈也常流行一句話:沒有文章的研究生,就宛如後宮沒有子嗣的嬪妃。
雖然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玩笑,但恰恰說明了發表論文對於研究生的重要性,不僅僅關係到評獎評優,更是和畢業直接掛鉤。
有學者曾參與一項基於全國層面的學術型碩士生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有約38%的調查對象表示其在讀期間首要的焦慮來源爲“達到學術論文發表規定的要求”,其發生率僅次於“完成學位論文”和“就業問題”,位列第三。
學碩也好,專碩也罷,都陷入困境:寫不出學術論文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即便寫出來一篇還不錯的學術論文,也不一定能發表在期刊上。
爲啥?一沒渠道,二沒錢唄!
小趙是國內某985高校傳媒專業的專碩。今年暑假,小趙四處聯繫中介,綜合比較與衡量,發現最便宜的傳媒期刊也是1000元/千字的版面收費標準,學院的畢業細則裡對小論文的字數要求最低是8000字,這意味着自己至少得花8000元。
一些高校甚至以行政化規定,限制學生髮表論文的期刊級別與發表時間,隨隨便便的一篇水刊根本過不了學術委員會的資格認定。
小許本打算賭一把,去發一些省級刊物,一篇小論文的版面費就幾百塊,但是教務老師的話又讓小許猶豫,如果知網不可查,學術委員會認定又不通過,小許就沒辦法參加畢業答辯,直接延畢。
而小張的經歷說不上幸運,也說不上倒黴。因爲是本校考研,小張直接被導師安排成爲其實驗室助理——免費“牛馬”,滿打滿算,過了一年的007生活。
有一天,導師說自己有篇期刊約的稿子可以和他一起寫。論文發出來了,小張的“牛馬”生活也暫時告一段落。後來聽自己的同門說,自己發論文的那家期刊,如果不是期刊編輯和導師約稿,自投稿哪怕投中,也付不起版面費,因爲一篇論文至少是一萬元。
近年來,一些院校也逐漸開始取消研究生論文發表要求,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佈《研究生申請學位學術成果認定標準及管理規定》,破除研究生申請學位發表論文的硬性指標要求。但是還有很多院校依然沿用這一畢業規定。
除了高昂的發文版面費,還有參加學術會議、學術講座方面的開銷。比如某大學某學院要求2023級及以後的所有碩士研究生(不區分學碩與專碩)在讀期間必須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並非是作爲觀衆旁聽參會,而是要自投文章,以彙報人的身份參與會議。
首先就是會務費。許多會議的主辦方會向參會者收取一定金額的會務費,儘管學生可以優惠一半的價格,但仍然是大幾百元。
然後就是交通費、住宿費等。
部分學生就讀大學的城市要麼很少舉辦學術會議,要麼就是和專業不匹配,只能全國範圍內海投,投中外地的學術會議,那往返交通費、住宿費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更別說,有的導師師門內部還要求學生必須去海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專業實習同樣也成爲一些學生的負擔。大多數院校對專碩都有至少半年的實習要求,有些專業甚至是統一前往某單位實習,這種情況往往是沒有實習報酬,來回的通勤費、伙食費都得自費,就是說,這實習,上得越多,虧得越多。
其他的畢業花費更是不用說,什麼開題答辯費、論文打印費等,林林總總加一起,可以新馬泰三日遊了。
4
讀研要算經濟賬,但不能只算經濟賬
高價碩士時代,讀研是否划算成爲許多人面臨的難題。
隨着碩士教育成本的增加和就業市場的變化,選擇讀研的背後,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和規劃。
對於一些人而言,讀研可能不是因爲有很高的學術理想,可能就是當初隨大流或者想再在學校待一段時間;
甚至有很多已經讀研的同學表示因此備受“折磨”:錢沒有賺一點,窩囊氣受了一大堆。
對於一些人來說,讀研是提升學歷、積累人脈和獲取更好職業機會的途徑。
如果付出了這麼多的時間、金錢成本卻仍然沒辦法找到一份好工作,似乎就是一場失敗的人生投資。
於是一些人說服自己脫下孔乙己的長衫,因爲學歷的確貶值了,研究生不再是絕對的競爭力;
一些人勸自己再忍忍吧,繼續深造,科研這條道路總是要多了些光明和希望。
而在類似於讀研這樣的人生重大選擇上,需要算經濟賬,但不能只算經濟賬。
任何選擇都只是漫長人生中的一段經歷,從準備讀研開始到拿到畢業證書結束,我們所讀的每一本書、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一種無形的投資。
在西班牙語裡你不說“醒來”而說recordarse,意思是,記錄你自己,想起你自己。
所以比起算賬,我們需要時不時想起自己,想想自己想走怎樣的路、過怎樣的人生。
而當我們離自己越近,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越能平靜地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即使最終無法實現,也勇敢走了一遭,都是收穫都是成長。
所以管它啥岸不岸的,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可以不斷生長的人,在那些我們生命中無數的“不可知”裡,藏着擁有一切可能性的多重宇宙。
參考資料:
[1]中國科學報:不發表就出局!碩士生論文規定利大還是弊大?
[2]看天下實驗室:高價碩士時代
[3]白羊藝術:高價碩士時代:讀研花了60萬
[4]學術志:讀研的意義:給時間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間!
[5]浪潮工作室:學歷在貶值,但大學學費又又又漲價了
[6]軟科:研究生,讀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