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印度移工膚色?立委轟「頭殼壞掉」 勞長:尊重多元文化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6日邀請勞動部就「我國開放印度移工對本國勞工就業市場之衝擊」專題報告。(林良齊攝)

我國近日已與印度完成MOU簽署,代表未來印度移工可望引進至臺灣。但勞動部部長許銘春日前接受專訪時提及,依外交部評估目前以擅長營造業及農業的「印度東北省份」,考量膚色、飲食習慣及宗教引進可能性高,挨批涉歧視,立委蘇清泉6日質詢時批評,「講這個是頭殼壞掉」。勞動部部長許銘春今天會前受訪時表示,肯定印度移工的素質跟工作能力表現,而膚色等用語不太精準,5日已深切檢討有致歉,至於引進人數、行業、來源地區及語文條件都會未來討論重點,尊重印度多元文化,只要符合相關需求就歡迎。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6日邀請勞動部就「我國開放印度移工對本國勞工就業市場之衝擊」專題報告。

依就業服務法規定,僱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爲由,予以歧視;許銘春表示,我國移工引進政策重視人權,平等待遇原則,尊重印度多元文化,希望未來能夠這樣的精神讓雙方可以就勞務合作。

許銘春說,雙方已在上月26日完成換文,依條約締結法規定規定,30天內會報行政院備查,再送立法院來查照,並讓各界周知,至於討論引進細節的工作層級會議時間還沒確定,至於人數尚未底定,仍要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討論,預計一開始會小規模的試辦,引進時間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