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揭密》開國皇帝陵墓藏精美壁畫、石雕 會被發現竟與「陶俑」有關
圖爲永陵墓室。(圖 / 新華社)
南唐(937年~975年)爲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其都城位於金陵府(今江蘇省南京市),開國皇帝爲南唐烈祖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在1950年代,大陸考古隊發現並挖掘李昪的陵墓「永陵」,而這座陵墓會被發現,與當時出現在古玩市場上的陶俑有關。
央視YouTube頻道「中華國寶」17日上傳《探索·發現 祖堂山下的帝陵(1)》,介紹南唐二陵(李昪、元宗李璟)考古發掘,這兩座帝陵位於南京南郊的祖堂山,陵墓的發現要追溯至1950年,當年南京朝天宮古玩市場突然出現1批造型精美的古代陶俑,引起當局注意,經過調查,陶俑是來自祖堂山上的1座古墓。
節目指出,由南京市文物保護委員會和南京博物館共同組成的調查小組,在祖堂山上發現1個盜洞,調查小組並進入盜洞進行初步勘探,發現裡面是座古墓,墓中有彩繪壁畫,斗拱、柱子等結構,此座墓被調查小組命名爲1號墓,經大陸文化部文物局批准後,墓葬開始發掘。經過清理,1號墓長21.48公尺,有前、中、後3個墓室,以及10個側室,其中在中室出土48具陶俑,並發現有門神形象雕塑,並在後室頂部則發現日月星辰圖。
而如此豪華的墓葬最終是如何確定墓主人身分?節目提到,透過前述提到的門神鵰塑,專家判斷墓葬年代在唐代之後,而南京又是南唐都城,專家藉此判斷祖堂山陵墓年代是南唐時代。節目點出,南唐共有李昪、李璟、李煜,其中作爲末代皇帝的李煜的可能性首先被排除,因此,祖堂山1號墓墓主人只可能是李昪或李璟。
節目指出,《南唐書》雖記載,李昪葬永陵,李璟葬順陵,卻沒有記載陵墓方位,最後,專家在《金陵陵墓古蹟全圖》中,發現「南唐永陵在鎮江府丹徒縣東25裡,順陵在江陵境」的文字,此外,考古隊在墓中清理出23片玉冊,其中1片有「上尊諡曰 光武肅武」的字樣,另1片則有「烈祖」字樣,這與李昪的諡號、廟號相同,此外1片玉冊還寫有李璟的年號「保大元年」,因此可以確定,祖堂山1號墓就是李昪的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