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究竟有多慘?老兵親述:11名新兵入朝只吃一頓飯就犧牲了

“那天我載着11名新兵,要把他們送到前線戰場上,結果半路休息時,敵人一顆炮彈下來,他們全部犧牲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哭着說道。

這位老兵是志願軍汽車連中的一員,我們今天就以老兵的視角,來講述一下當初運輸物資時的情況有多慘烈。

11名新兵壯烈犧牲

這位志願軍老兵名爲李貴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給後勤部運輸補給物資,回來的時候運送一些傷員。

汽車雖然說效率比較高,但是非常危險,因爲敵人飛機一直在上空盤旋,要是不幸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通常來說汽車連都是在晚上行軍,白天大多是把車藏起來然後到山洞裡休息。

而且還要把汽車裝飾一下,如果是老牌車,比如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從敵人那繳獲來的運輸車,要進行全面裝飾。

車身幾乎全是樹枝樹葉,要麼就是一層草皮,除了前面擋風玻璃不用覆蓋,別的地方都要照顧到,因爲這樣做方便白天隱蔽。

天黑後司機們就開始行動,他們幾乎是各走各的路,很少會結伴而行,這也是爲了效率最大化考慮。

如果一起走被發現了,大概率會全軍覆沒,分開的話,這輛車暴露了起碼不會影響其他車輛。

晚上出發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容易,因爲不能開前大燈,所以只能摸黑慢慢前行,前方萬丈深淵,稍有不慎就會跌落下去,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有一天李貴清收到上級命令,給後勤運輸物資的同時,順便把11名新兵運到前線,李貴清聽後二話沒說直接答應。

那天,他們走了一夜後成功進入朝鮮境內。第二天天亮後,李貴清把汽車藏起來,然後給大家做了一頓飯。

吃過飯後,衆人找了一個小山洞開始休息。正當大家熟睡時,幾顆炮彈突然砸了下來,11名新兵由於位置靠裡,所以全部無一倖免;李貴清因爲比較靠外,所以只是腿部受了點傷。敵軍轟炸完後就掉頭回去了。

這些新兵來到朝鮮後只吃了一頓飯,便長眠在了這裡。李貴清看到這一幕後跪在原地開始哭泣,慘烈的現實竟來得如此之快。

隨後李貴清找了一片地方挖了個大深坑,接着他將戰士們一個個小心翼翼放了進去,他們有的十幾歲,有的二十歲出頭。

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有時歷史書很小,裝不下他們的偉大,現在我們隨手一翻,便是他們這一生的故事;有時歷史書很大,我們記不清他們的名字,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是不怕犧牲的烈士!”

艱難運輸

希望有一天,這些烈士也可以回到祖國,回首山河,別是另一番樣貌,浩氣長存,英烈精神永不滅!

這一次李貴清與死神擦肩而過,家人就勸他能不能辭職,李貴清聽後堅定地說道:“你不干我不幹,前線戰士們還怎麼打仗?”

“你退縮我退縮,我們怎麼可能還會在這裡住着?前線士兵們每天面對槍林彈雨,敵人發射的炮彈更是數不勝數,那他們退縮了嗎?”

“沒有,他們依舊堅守着陣地,哪怕只剩下最後一人,他也在拼命堅守。”

“我們給後勤運輸物資,每天就面對敵人幾架飛機,和前線士兵們比起來這已經夠好的了!就連我們志願軍總指揮部,情況每天也比我們惡劣,所以我是不會退縮的!”

這件事後,李貴清沒有退縮,而是繼續冒着生命危險保證後勤補給。

當時美軍很狡猾,只要是看到感覺可疑的地方就會扔下幾枚炮彈,路邊報廢的汽車都不放過。還有朝鮮人民居住的房子,也無一倖免。

所以當時朝鮮境內,幾乎看不到完整的房子,全被敵人飛機轟炸過,而且路邊隨處可見被炸燬的汽車。

荒無人煙的道路上,被炸燬的房屋和汽車就是李貴清唯一的陪伴。

隨着白天的可打擊目標越來越少,美軍將領們開了個會。他們覺得我們沒有停止運輸補給,而是選擇了在夜間行軍。於是,他們晚上也開始“加班”了。

晚上轟炸機和戰鬥機一起出發,他們開着燈降低高度慢慢飛行。爲了不被發現,司機們還在車身上糊了一層泥,車的金屬外皮反光嘛。

這還是很難解決問題,畢竟頂着一層樹枝草皮移動,難免會引起懷疑。但更好的方法,大家都還沒有想到。

所以在聽到敵人飛機飛來後,司機們就會趕緊駛入山洞或者旁邊樹林中,這樣還有希望能躲過一劫。司機們每天過的日子可想而知。

後來美軍發現這麼做還是無法斷掉我軍補給,就開始轟炸公路和橋樑。

公路還好一點,沒了可以走土路,而且維修起來也相對較快,但橋樑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過,再困難我們也有辦法。志願軍指揮部直接出動了將近十萬工兵,沒多久就把被炸燬的公路修好了,橋樑的話大多一夜之間就能修繕完成。

先烈之恩永遠銘記!

就這樣,雙方展開了一場拉鋸戰。爲了增加獲勝機率,指揮部還專門調來高射炮等防空武器,雖然說不太好用,但還是有一定效果。

後來隨着我軍在正面戰場節節勝利,斯大林也是主動送來了許多物資和武器裝備,其中不乏一些蘇式運輸車和防空武器。

再加上後來我國空軍參戰,所以敵人空中優勢逐漸開始瓦解,我軍後勤補給由此得到了充足保障。

抗美援朝到了第二階段時,正面敵軍很難有所突破,佔優的還是空軍,所以李奇微決定,用出之前二戰時期用過的“絞殺戰”。

說白了還是摧毀志願軍補給,以及公路橋樑鐵路等,當年不可一世的德軍面對“絞殺戰”也是無可奈何。

這次李奇微也是豁出去了,他直接將百分之七十的空軍力量派了過去,他們直接衝破重重阻攔來到了我軍後勤補給處。

這次他們不僅出動次數頻繁,而且每次投下的炮彈數量更是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當時擡頭往天上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敵人飛機,基本上每走兩步就是一個炮彈坑,一輪接着一輪,大部分時候躲都躲不及。”說完李貴清老兵擦了擦眼角的淚水。

後來美軍爲了省事,他們就往我們的運輸線上投擲定時炸彈。

面對敵人“絞殺戰”志願軍很快做出迴應,當時除了一線主力部隊外,剩下的幾乎都被派去修運輸線了,沒有辦法,如果不能保障每天補給,我們遲早會被拖垮。

公路鐵路被炸了趕緊修,橋樑的話後來大多爲臨時橋,比如晚上搭建車輛過完後就及時拆毀,這樣的話敵人可能不會將橋根炸掉,再修建起來就沒那麼困難了,除了戰士當地村民見狀也紛紛加入其中。

就這樣,一條由軍民構築的鋼鐵防線誕生了。

與此同時前線士兵也在奮力阻擊敵人,他們所構築的正是鋼鐵長城,敵人休想在此處跨越一步!

那段滿是硝煙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幾十年,李貴清老兵也已經九十多歲了。別的他可能會遺忘,但在朝鮮戰場的日子,他從來沒有忘記過,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一段段難以忘記的往事。

一代人打了三代人的仗、也吃了三代人的苦。我們未見其面卻受其恩,應該永遠銘記先烈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