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俄計劃 德等5國倡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

在歐盟內部,以德國爲首的5個成員國也提出新倡議,擬建立一支全歐的快速反應部隊,應對未來的軍事危機。圖爲比利時軍人在首都布魯塞爾的美國大使館外巡邏。(新華社)

北約組織(NATO)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21日至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首日通過一項針對俄羅斯的指導性防禦計劃,其核心是,一旦爆發軍事衝突,北約如何做到在多個戰線同時應對俄方發動的攻擊。另外,在歐盟內部,以德國爲首的5個成員國也提出新倡議,擬建立一支全歐的快速反應部隊,應對未來的軍事危機。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21日在北約防長會議上表示,各成員國應該從阿富汗戰爭中吸取教訓,比如是否要在歐洲和北美以外的地區採取重大軍事行動,同時各國不應低估這些行動潛在的風險。他會後透露,各成員國簽署一份新合作協議,據法廣披露,其目的在於提前做好準備,應對俄羅斯軍方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同時發起攻擊,同時還包括應對敵方可能發動的核武攻擊、網路攻擊以及從太空發動攻擊。

北約組織的官員們並不認爲俄羅斯的軍事攻擊已迫在眉睫,但一些外交官指出,在歐洲─大西洋區域設計具有震懾和防禦性計劃以及儘快落實是必須的,因爲俄羅斯一直在開發尖端武器系統,並且在北約成員國邊境部署軍隊和軍備。

另外,有鑑於美國撤軍失序致使阿富汗淪陷,也再次點燃歐盟自力建軍的決心。德國、荷蘭、芬蘭、葡萄牙及斯洛維尼亞等5國提議援引《里斯本條約》第44條,以便將歐盟現有戰鬥羣發展成可在短時間內部署的危機反應部隊。該條款允許有意願的成員國合組聯軍,在其他非參與國允許的情況下開展安全任務。

歐盟現有戰鬥羣包括兩支部隊,每支約1500人,隨時處於備戰狀態,兵源來自不同成員國每半年輪調。新倡議並未就新快速反應部隊的規模提出具體建議,僅說地面部隊應達到旅級規模,約5000人。新的快反部隊將擁有特戰兵力及空運能力,乃至包括太空和網路作戰能力。

德國國防部長康坎鮑爾在受訪時,似對5國新倡議表示樂觀,但她也強調,歐盟部隊不應與北約組織完全切割,而在北約內部運作就離不開美國的支持,快反部隊可以提供補充,並不是要取代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