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福利、砍勞權、砍大學經費:阿根廷「米雷伊經濟」超過10萬人抗議

2024年4月23日,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示威者聚集在玫瑰宮外,要求爲公立大學提供更多資金,並抗議總統米雷伊提出的撙節措施。 圖/美聯社

「我全都砍,休克療法救經濟。」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上任將近5個月,其對公共支出大刀闊斧的削減已經引發數次大規模抗議——4月下旬,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再度涌現10萬示威人潮,要求政府增加公立大學補助預算。阿根廷2024年3月的通膨率來到288%,大學經費卻維持與前一年相同水準,等於實質砍掉一大半預算,包括拉丁美洲頂尖學府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都因資金不足而面臨了關閉危機。但米雷伊仍強調必須以「休克療法」才能救阿根廷經濟,甚至在國會推動更全面的「經濟改革」,法定的房租上限和勞工保護法律都是他開刀的目標。

在2023年大選造勢過程中,經常揮舞電鋸道具,揚言大砍公共預算和公部門人數的阿根廷總統米雷伊,在該年12月10日就職後,旋即大刀闊斧開鍘,除了宣佈將官方貨幣披索貶值54%(從391披索兌1美元,貶至800披索兌1美元)之外,對種種公共開支、津貼、社會福利等等更是磨刀霍霍。

新任經濟部長卡普託(Luis Caputo)砍掉燃料和交通補貼、凍結政府公共工程合約和宣傳支出,此外米雷伊更宣佈300多項「重建」阿根廷經濟的措施,包括國營企業私有化、放鬆對採礦業及其他產業的管制、取消限制房租上限的法律、結束出口限制等等——他認爲此類法規阻滯了阿根廷經濟成長。

猛烈的措施自然衝擊阿根廷民衆生活並快速招致反彈,米雷伊上臺不足2周的12月下旬,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就出現了首次針對新政府的大規模抗議,失業者團體帶領數千人抗議米雷伊的新政策。

阿根廷總統米雷伊。 圖/法新社

發起抗議的左翼組織波洛.奧佈雷羅(Polo Obrero)領袖貝利博尼(Eduardo Belliboni)在接受當地電臺採訪時,表示抗議活動是和平動員,但米雷伊政府嚴厲對待,除了出動大量防暴警察之外,也揚言上街佔領道路者可能失去領取國家福利的權利,以及表示會向抗議者「寄出帳單」要求其支付鎮壓費用。

對阿根廷政府來說,縮減公共開支確是勢在必行——阿根廷外匯儲備在2023年時就已持續短缺告急,甚至在該年8月爲了避免美元持續外流,稅務管理局(AFIP)下令削減企業的進口換匯額度;目前阿根廷積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40億美元的貸款,這筆鉅款雖是救命錢,但也代表政府除了撙節政策外,別無選擇(IMF則對阿根廷新政府的政策予以讚許)。米雷伊也一再表示,阿根廷的經濟危機來自過去數十年來一屆又一屆左翼政府不斷超支。

可是,阿根廷的裴隆主義傳統已久,民衆早已習慣龐大的社會福利制度,包括水電交通補助和退休制度的保障、在產業上也對私人企業多有管制,這些在極右派、高喊自由經濟的米雷伊眼中,便成爲了阿根廷經濟發展、必須移除的絆腳石;而除去這些「經濟障礙」的過程,卻又讓已因國家經濟萎靡而落入生活困境的阿根廷人處境雪上加霜——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阿根廷全年通膨率是211.4%,等同物價翻倍以上,到2024年3月,更來到288%,阿根廷天主教大學數據更指出,2024年1月有57.4%的阿根廷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比2023年12月的49%又再大幅攀升。這種情況下。失去福利補貼,無疑讓阿根廷公衆生活更加困難。

米雷伊政府上臺後就大砍公部門職位,而對一般勞工,政府同樣不手軟——米雷伊就職後就引入勞工改革,內容包括將勞工試用期從3個月延長到8個月、資遣費減少、產假縮短等等,阿根廷最大聯合工會——工人總會(CGT)旋即提出法律挑戰並呼籲2024年1月24日舉行全國大罷工(後來如期舉辦),法院也在1月暫停政府的改革計劃。

2024年4月23日布宜諾斯艾利斯抗議公立大學預算的遊行鳥瞰圖,參與遊行的抗議者擠滿街道巷弄。 圖/法新社

到了2024年4月,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頭又一次涌上抗議人潮,這一次是爲了公立大學補貼——米雷伊政府將大學經費維持在2023年相同水準,但是考量將近300%的通膨率,等於是實質將大學經費砍掉三分之二。

阿根廷各家大學即刻陷入經費短缺的掙扎(阿根廷公立學校免學費,經費全部來自政府),拉丁美洲頂尖學府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UBA)校長格爾皮(Ricardo Gelpi)就表示,除非能夠獲得更多資助,否則UBA可能在3個月之內就被迫關閉。

遊行抗議由57所公立大學聯合發起,警方表示參與人數10萬人,主辦單位的數據則是50萬人,羅薩里奧國立大學校長巴托拉奇(Franco Bartolacci)也參與了抗議活動,他指出:「如果沒有合理更新預算,就不可能想像(大學)全年正常運作」。

米雷伊對此的說法是聲稱國立大學是「社會主義灌輸中心」,以此表述砍預算是合理的。此外他在社羣媒體質疑公立大學的經費覈銷「不老實」,阿根廷總統府玫瑰宮的發言人同步指稱公立教育體系數十年來品質下滑。

那麼,這一系列的嚴厲撙節措施,看到成效了嗎?

有的。阿根廷在4月2024年第一季財政報告出爐後,宣告實現自2008年以來首次季度財政盈餘,米雷伊宣稱「繁榮新時代」到來,阿根廷債券的價格也攀升;在面對大學經費抗議時,米雷伊也以實現季度盈餘作爲底氣,揚言政府不會調整公共預算。

衆議院在4月30日通過修改過後的綜合法案。 圖/法新社

國會是米雷伊的另一個戰場,他的政黨「自由前進黨」(La Libertad Avanza)在衆議院僅擁有15%的席位,在參議院僅擁有10%的席位,沒有在任何一個省執政,米雷伊需要國會批准他上臺後頒佈的總統令,以及他所提出的「綜合法案」,幾經波折後衆議院在4月30日通過修改過後的綜合法案。

相比有600多項條款的原始版本,國會通過的版本剩餘230多條,內容包括批准米雷伊宣佈爲期1年的經濟緊急狀態、批准總統有權解散國家機構、有權對十幾家上市公司進行私有化。而在原始版本中,可透過取消強制會費而讓工會破產的措施、還有授權出售阿根廷國家銀行和最大石油公司的私有化計劃都被拿掉。

爲換取國會讓步,米雷伊還同意不會例如阿根廷國家電影研究所和許多研究機構在內的國家機構(但他已經取消其大部分經費),以及爲了換取各地首長支持,他降低了需繳交所得稅的薪資門檻。

法案要上路實行,仍需參議院通過,自由前進黨在參議院的席次更少,米雷伊或許必須做出更多交換和讓步,但他一再強調需要「休克療法」才能挽救阿根廷經濟,可預料他向各項財政計劃揮舞的電鋸不會停下。

除了節流外,米雷伊也需要開源——也就是吸引外國投資,但投資阿根廷的前景並不樂觀,IMF預估2024年阿根廷經濟將衰退2.8%,企業正在裁員、阿根廷人也在減少消費,因此米雷伊政府的「經濟改革」,實則也有試圖說服國際投資人「新政府有能力進行治理」的意味。

2024年4月23日,抗議公立大學預算的遊行中,警察鎮守在阿根廷國會外。 圖/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