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陸》大陸藝術品拍賣市場潛力巨大

佳士得拍賣行21日預告,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以已故女星瑪麗蓮夢露肖像爲創作靈感的著名代表作,將成爲最昂貴的20世紀藝術品。(圖/路透社)

隨着兩岸民間社會的往來日益密切,兩岸融合發展歷史進程的進行,臺灣的藝術商品、藝術品牌與價值等等,不斷與大陸互通往來,開啓了兩岸藝術市場的共同推進,促進了兩岸藝術市場的開拓。由於大陸擁有比臺灣更廣大的藝術市場,使得兩岸藝術品的拍賣成爲熱門的市場之一,熟悉兩岸拍賣市場的臺灣拍賣官、機構負責人及藝術市場專家,在一場線上沙龍中共同探討兩岸藝術市場的運營模式與未來趨勢。

香港商開陽貿易有限公司董事主席、鑑定專家、臺灣知名藝術品拍賣官陳珮瑜,2008年踏入兩岸藝術品拍賣市場,至今已有14年的時間。她表示,在2006到2016年這段期間,許多大陸客人會來臺灣找中國古董,而在2016年民進黨執政之後,兩岸的交流急速冷卻,陸客來臺採購古董的人數也大幅減少。臺灣擁有比較顯赫的這些古董藝術產品,這幾年慢慢流入了香港及北京的拍賣市場,這是由於市場大、客源多及行銷資源充裕的因素,比如佳士得、蘇富比與中國嘉德都是著名的公司。當前中國大陸藝術品收藏的資產總價,可能有三百萬億人民幣的規模,而且當前藝術品金融化成爲趨勢,可作爲金融資產具備保值功能,大陸的金融機構即看到了這個商機。大陸文化部令第56號文件當中,已經開始着手藝術品作爲金融資產進行規範,藝術品金融化之後會有一張「徵信憑證」,這個徵信憑證宛如房地產的權狀一樣。

潮藝畫廊負責人兼總監、臺灣虛實展演發展協會理事葉育升,分享他在兩岸藝術市場的經驗與分析。由於疫情因素,很多實體的拍賣公司受很大的影響,開始將重心放在網路拍賣。現在臺灣的拍賣公司大約有20餘家,而且臺灣收藏水墨的廠家非常多,加上藝術品交易的稅務明顯降低,所以很多人熱絡參與也使得臺灣水墨畫市場拓增。至於中國大陸市場比較優勢的地方,是在於藝術品的貨源關係,使得中國大陸的藝術品市場的來源及規模體量都更大。兩岸藝術品市場的拍賣貨源,其實主要還是名家作品,因爲這更具有等價的保值作用。

One Art Taipei藝術顧問、獨立藝術經理人周士涵,分享他從2008年進入市場迄今的經驗。周老師介紹了90年代全世界的拍賣紀錄,是梵谷所繪的醫生肖像,當時以8200萬美金創下全球紀錄。其他還有2006年時陳泰銘作品《淡水》賣了1.44億新臺幣、常玉的作品《五裸女》在2011年時賣了4.73億新臺幣。不管是中國當代藝術家還是臺灣當代藝術家,都需要有國際型畫廊幫做代理跟推廣,因爲國際型畫廊除了資本額大之外,也可以幫忙帶到非常多的國家給藏家欣賞,可以打開國際知名度。綜觀當前兩岸的藝術品市場拍賣,對比起來臺灣的熱潮始終存在,而中國大陸市場亦日益重要。

北京大學藝術學博士、感覺良好藝文平臺創辦人、紐約城市大學訪問學者萬永婷博士,分享在文化藝術產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的經驗。由於當前的藝術媒體或青年報的評論,使用的是藝術領域的專業語言,對普通人在理解上是有困難的。是以當前的幾項重點工作,包括了「知識生產」「藝術家服務」「藝術機構服務」「收藏家服務」等領域,並在「感覺良好」藝文平臺中去執行,促進兩岸藝術市場及領域的拓展。當前大陸的市場比香港或臺灣都強得很多,其中藝術品拍賣關聯到價格指數分析,比如藝術家的拍賣情況、拍賣成交指數排名比是怎麼樣的,其實與金融投資品非常類似。當前國內藝術平臺的交易量是去年開始暴漲,到了年底的時候又稍微收攏了一下,而且無論從那個角度出發,大陸的市場潛力依舊是兩岸四地當中最大的。

本次沙龍由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廈門啓達臺享服務創業有限公司共同主辦,主持人北京大學博士許晉銘總結說,隨着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及廣大的市場機會,未來兩岸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開拓前景可期,臺灣的藝術家來到大陸發展,將可結合大陸當前的惠臺措施同等待遇的政策,分享廣大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