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拜習會 哈佛學者:美國保衛臺灣 不等同支持臺獨

圖爲習近平(右)2017年1月17日在瑞士達沃斯與時任美國副總統的拜登會面。(圖/新華社)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國民黨立委江啓臣上午共同舉辦「拜登上任一年後的中美臺關係」座談會。(趙婉淳攝)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舉行視訊會議,哈佛大學學者戈迪溫(Steven Goldstein)上午在與立法院舉辦的座談會中指出,「拜習會」雙方將各自重申對臺灣議題和對臺政策的基本立場,但並不會實際討論或解決任何問題。

國民黨立委江啓臣表示,儘管美中之間有競爭關係,但雙方仍保持順暢的溝通管道,他希望拜登在電話裡再次傳達美國對臺的一貫政策,繼續維持臺海和平的穩定現狀。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則說,美國與國際社會需要更清楚向中國大陸傳達不接受中方採取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動。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與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國民黨立委江啓臣上午共同舉辦「拜登上任一年後的中美臺關係」座談會,邀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臺灣研究小組召集人戈迪溫(Steven Goldstein)等多位美臺學者視訊會議,探討拜登政府上任後的兩岸情勢及美中臺關係。

「拜習會」視訊會議今天登場,外界關注兩人對談情形以及對臺灣的影響,戈迪溫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各自表述立場,習近平可能再次表示臺灣議題是中國內部事務,拜登則會重申美國一中政策,也就是對中和對臺的基調。戈迪溫認爲,雙方僅會各自表述立場,但不會有實際解決做法。

出席座談會的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憶恩則分享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的研究,他說,這份研究分析當美國戰略清晰或模糊,將會如何影響臺灣民衆對是否爲了獨立與中國一戰的態度。研究指出,若中國武力犯臺,而美國採取戰略清晰,明確承諾願意協防颱灣時,臺灣民衆願意爲了獨立與中國一戰的比例增加,支持臺灣獨立的比例也會升高;而當美國改採戰略模糊時,臺灣民衆願意開戰的比例就會降低。

江憶恩認爲,如果美國想降低中國武力犯臺的風險,就必須向中國明確表達會協防颱灣的態度,同時也要讓臺灣方面知道,美國並不支持臺獨。他表示,拜登政府需要重新平衡對中和對臺雙重嚇阻的立場。

江啓臣指出,就目前來說,雖然美國政府清楚表示,支持兩岸維持現狀,但隨着軍事演習擴展到南海,美中前所未有的對抗,臺灣的壓力非常大,緊張局勢如果繼續升級,將很可能達到臨界點,發生誤判與衝突,因此他對兩岸現狀是否能維持下去,十分擔憂。

何志偉則認爲,美國及民主同盟可透過幾種方式表達對臺支持,如讓臺灣加入更多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國際經濟整合將對地緣政治帶來更多正面影響。他說,臺灣及中國都需要回到具有歷史背景的九二會談時的精神,拋棄成見與對立並進行協商,更重要的是,兩岸必須討論如何建立風險管理機制,以避免不樂見的緊張情勢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