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戰21天》以色列遲不陸攻加薩喊假的?他曝總理「嘴硬」藏玄機

哈瑪斯與以色列本月7日爆發嚴重軍事衝突後,以色列軍人集結開往南部城市阿什克隆(Ashkelon)備戰。(資料照/美聯社)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本月7日自加薩走廊(Gaza Strip)邊境突襲以色列,以色列隨即以大舉空襲、民生圍困雙重手段迴應。戰火爆發至週五(27日)已21天,以方多次高喊即將從陸路大舉進攻加薩、要對哈瑪斯斬草除根,地面進攻規模卻遲未「放大」。英國資深戰地記者週五分析,與昔日以巴衝突相較,以色列這次明顯猶豫許多,關鍵之一在於總理尼坦雅胡的政治性格,棘手的人質問題也是原因。

英國廣播公司(BBC)派往以色列的國際新聞編輯波溫(Jeremy Bowen)是資深戰地記者,他人在距離加薩約10公里的以色列南部基地,隆隆砲聲來自以色列戰機投彈與重型戰車、坦克車火炮,加薩方向持續飄來戰火濃煙。

波溫表示,從歷史來看,以色人很敢衝,一有狀況就立即投入處理、快刀斬亂麻,這點也反映在軍事方面。

本月爆發的這場激烈衝突,以色列一開始措手不及處於捱打局面,導致1400人喪生,還有200多人遭哈瑪斯挾持回加薩成了人質,但以軍很快採取行動回擊,強力轟炸加薩走廊,哈瑪斯轄下的加薩衛生當局統計,死於空襲的巴勒斯坦人已逾7000。以色列開戰之初就頻放狠話要打一場復仇之戰、血債血還,當局火速徵召36萬後備大軍準備投入大規模陸戰進攻加薩,然而「大規模陸戰」喊了快3星期卻遲遲沒有發生。

波溫認爲,以色列這次對大規模地面進攻有了猶豫,相當程度歸因於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性格。儘管他在臺面上依然「嘴硬」,但他踏入政壇以來從未帶領以色列進入戰爭。

即使沒有這場追殺哈瑪斯的「復仇之戰」,尼坦雅胡的政治生命已因貪瀆官司受到威脅。(資料照/美聯社)

波溫說,尼坦雅胡行事一向謹小慎微、瞻前顧後,就怕自己成了以色列政壇邊緣人,尤其萬一軍事行動出現嚴重失誤,很可能就此斷送政治生命。

波溫指出,早在這場戰爭開打之前,尼坦雅胡即已因嚴重貪腐罪名出庭,而且很可因此入獄,這讓他心裡冒出自我保護因子,更加助長他原本習於自保的意識。

波溫強調,就算軍事行動不出大錯,還有令事態更形複雜的人質問題要處理。目前人質多達229名,以色列已花了不少時間思索如何解決,家屬與其他人士強烈表達以軍不該大舉攻入加薩以免令人質身處險境,這無疑也是以方遲未展開大規模地面戰的考量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