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BMW XM去賀蘭山野,230萬4.4T雙渦輪增壓V8發動

開着指導價230萬、搭載4.4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插電混動的BMW XM去越野,是什麼感受?

我想這種機會全球都不多。誰能想得到呢,一輛純正的BMW M車型,官方百公里加速4.3秒,就那麼原廠狀態去到了銀川賀蘭山著名的越野聖地虎克之路。

客觀說,本文接下來的分享,主要在體驗,兩方面:乘坐感受和直線駕駛感受。在非鋪裝路面時,胎壁薄編隊走,大家都很小心,我坐在後排,反而體驗到了乘坐舒適的一面。此次試駕在銀川,鋪裝路面道路太直了,筆直筆直的,最大的彎是酒店門口的環島,其他轉動方向盤的機會是超車變道。雖然直線不能完全展示BMW M的精華,但有一腳油門算一腳,都能讓你直觀的感受到純M的味道。

接下來分享的順序是先動態,畢竟駕駛和乘坐的體驗很少,更別說是去越野了。後半部分,分享下我看到的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至於對外觀的看法,我有一些,大家先看我拍的圖片,我們評論區交流吧。

動態感受:兇猛的絲滑

考慮到大部分人很少接觸這款車,先說一下基本數據。

BMW XM,代號G09,大型SUV,指導價:129.00-280.00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WLTC純電續航里程80/78/78km。在售共三個動力配置,XB1151U2 3.0L 直六雙渦輪增壓發動機,313馬力,450牛·米;XB1161T0 4.4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490馬力,650牛·米;4.4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585馬力,750牛·米。

加上電機後,系統綜合功率分別爲:476馬力,700牛·米;653馬力,800牛·米;748馬力,1000牛·米。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電動四驅。百公里加速分別爲5.1/4.3/3.8秒。

BMW XM 是BMW M部門研發設計的首款高性能插電混動車型,搭載自適應M運動懸架Pro,XM是首款裝備整體主動轉向系統的M車型,可以在高速狀態側傾時調整車身,減小轉彎半徑。

配備48V主動側傾穩定系統,高速轉彎時,對橫向力進行快速精確補償,目的在提高靈活性、方向精度和操縱精度;直線行駛時,更有“預見性”地主動抑制一側道路顛簸引起的側傾運動,確保崎嶇道路上的駕乘舒適性。

此次試駕的是指導價230萬元的基本型,該有的配置都有。

像我這種,以前沒有怎麼被燃油性能車撩撥過的人來說,試駕前帶着一個非常樸素的問題:電動時代,燃油性能車的位置在哪(結果實際體驗的是插混的BMW XM)?當下指導價“僅”33.59萬元的Model 3高性能全輪驅動版,百公里加速都能達到3.1秒。在鍵盤值上,價格不到BMW M3的一半,加速還快一絲絲。

因爲對燃油性能車沒有非常獨特的鐘愛,所以這次試駕,我儘量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人,去細細的體驗和感受。

當然,需要提前“坦白”的是,雖然不多,但我也深度駕駛過AMG E 53、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SUPRA等幾臺性能車。

試駕前的溝通會上,教練說,BMW M車系可以讓你感受到路面碾過的石子。然後我慢了幾分鐘,就沒選到更鐘意的M3。後續說要開XM去虎克之路,我是有點擔心的。除開輪胎的原因外,當時就想,那還不顛得受不了,瞬間後悔早飯多吃了幾口。

實際非鋪裝路面的感受很令人意外。

這次試駕是從虎克之路遊客中心到景區核心吃飯那地。路確實是非鋪裝路面,一路碎石,好在長期有車碾壓,一路有驚無險,編隊行駛,沒有壓到尖石頭,全車隊沒有爆胎的,路上還和一個捷達擦肩而過。

我這裡要分享的是,乘坐一輛BMW XM在越野顛簸路面的乘坐感受(不湊巧,進出虎克之路我都是坐在後排)。

在我建立了被碾石子顛碎的心理準備後,沒想到,後排竟然可以穩得打瞌睡。自適應M運動懸架是否考慮了這種路況我不知道,但真實的感受就是,你可以知道在顛簸路面,但是傳遞到車內後排的震動,確實很小。

就是那種,碎石路是碎石路,但我坐後排依然可以安穩睡過去的感受。懸掛通過極高明的處理,把震動處理得可以感知,但不影響乘坐舒適的感受,傳遞到車內。具體表述就是我2個手機放到第二排座椅上,一路下來都沒發生位移。上一次這種感受還是試駕路虎發現時纔有。這種顛簸的隔絕感,完全不同於那些二三十萬元的SUV。

你可能認爲我誇張了。我仔細思考下來,編隊行駛車速不快是前提。但以我對大量家用SUV的試駕感受來看,BMW XM這種處理,已經處於非常高的水準。

對於一輛BMW M車系來說,這種越野能力有意義麼?我想了一下,對於指導價230萬的BMW XM應該是有的,就是有這種能力。有和沒有,是一個關鍵的區別點。我這就可以告訴大家,你開這車去非鋪裝路面,後排的乘客也可以較爲舒適。

當然,要說不足還是有一點。頭枕是明顯的凸起的,和頭部的接觸面相對較小,晃動時,頭部不太能靠穩。這也是我在非鋪裝路面沒有完全睡過去,而有這麼多乘坐感受的原因。

來到鋪裝路面後,真正展示了BMW XM的本質——兇猛的絲滑。

D擋,還有20+km的電量續航,普通混動模式,按下排氣聲浪按鍵,一腳油門,一個字:快;兩個字:很快:四個字:貼地飛行!

P2電機的插混系統,給予了啓動狀態足夠的動力,緊接着5400轉後,4.4T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澎湃的動力發揮到最大,持續不斷到給到向前的動力。

而且,不僅僅於此。整個的加速過程,非常的“貼地”,就像是固定在地面的軌道上加速,輕鬆、絲滑,又兇猛無比。跟純電動車那種敲擊式的加速完全不同,BMW XM會帶着你的靈魂一起飛,而不是純電動車那種把你扔出去的感覺。

切換到試駕車設置好的M1模式,直線加速時動力爆發來得更早,但同時非常輕鬆可控。再淺嘗M2模式,排氣聲浪都暴躁了幾倍,但同樣在迅猛的同時,整車姿態優雅,並沒有闖動和頓挫。

鋪裝路面駕駛BMW XM是美妙的,但同時又是痛苦的。你在短暫的享受貼地飛行的樂趣後,就不得不降速以符合道路限速規定。作爲一臺大型SUV,BMW XM仍然不負公路賽車的M血統。

奈何在銀川,奈何公路太直,如果有機會,定要將這輛車帶入彎道,發揮出真正的M血脈力量。

細節感受:絢爛如繁花

開篇說了,外觀審美咱們在評論區討論。這裡,說說我對實車觀察到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我認爲,BMW XM是BMW繼i8之後,又一設計上的超越突破。這,就是BMW的自我挑戰,這就是BMW精神。

最大膽的地方,是異色的進氣格柵飾條,以及上腰線和車窗線連貫的包圍。整個清晰的勾勒出整車具有張力的氣場,而且裝飾材料是單獨附加於車身之上,不同於傳統的型面線條,BMW XM直接勾線,還是粗體線條,打造真實的立體感。進氣格柵的發光條,也是這種線條設計思路的體現。不同顏色的車身、裝飾條,帶來不同的氣場感。

多型面外凸的尾燈,近距離看的話,增添了不少車尾的立體感。這種思路,奧迪e-tron GT也有采用,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BMW XM尾部的車頂,應該是爲了兼顧掀背的造型,設計筆墨較少。用外凸的尾燈,豎裝排列的排氣管裝飾口,異色飾條包邊的底部擴散器,整個的打造了富有立體感的尾部下半部分型面。

外後視鏡和車門把手,都有一部分的延伸。據我理解,在考慮風阻的小半部分原因外,更大的原因是一種動態的視覺效果,把風的拉扯感,具象化了。

作爲一款插混的M車型,多款造型的輪轂,我覺得是兼顧了燃油性能時代的元素,以及帶電性能時代的元素。

官方提供了非常多的車身漆和內飾方案,搭配組合都非常有個性。實車看起來顏色就很運動又高級,對檔次感和潮流感的拿捏到位。

車內的浮雕穹頂讓人眼前一亮,配合兩側燈帶的不同燈光效果,實際觀看體驗很有科幻感。雖然不可打開,也沒有天窗,但這種設計還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頭頂的視野空間亮點。其他打造性能需要車頂剛性的車型,完全可以借鑑,前文說的輪轂也可以借鑑。座椅縫線樣式,前排座椅背板造型,比較好的兼得了動感和豪華感,和車頂有呼應。

車門和中控臺,採用了大面積的原生復古真皮,質感沒得說,細膩緊繃。這點是我意料之外的,畢竟當下歐洲的環保理念下,還有這麼大面積的真皮出現在帶電的車上,就還是有些傳統豪華的堅持。

大量的M元素分佈在車內,我覺得妙的地方在於操作邏輯和按鍵設計上的M思維。真碳纖維飾板是基本操作,方向盤、擋把、副駕面板、座椅上的M字樣也是基本操作。方向盤左右兩側的紅色M1、M2模式按鍵,配合巨大的碳纖維換擋撥片,換擋撥片正面看+/-符號是紅色的,背面的防滑片則是整片的紅色,啓動按鍵和擋把上也有大量的紅色。方向盤和安全帶上,還專門採用了藍紅配色的縫線。

除了運動模式、M1、M2模式外,擋把上的3擋調節,也可以調節車輛不同的輸出性能。整個的操作就很直接,適合激烈駕駛時的快速操作。這種賽道思維的產物,真正把性能做到了邏輯上,值得現在強調性能的新能源車學習。

當天讓所有人沉默並深吸一口氣的,是打開發動機蓋後,V8發動機,外加各種加強杆,防傾杆,就兩個字:力量!

這些細節,都能清晰地表達出設計思潮的雲涌,很絢爛。作爲我個人來講,現在看很多新車設計會覺得差點意思,而看到了BMW XM後,會覺得,嗯,這種設計也是一個新的思路。不過對於總體呈現出的效果,還是那句話,咱們評論區討論。

這次試駕完後,我是有個小憧憬。G90全新一代BMW M5已經發布,成都車展都見[nvx.cplak.com)過實車了。不僅漂亮得大家都誇好看,還有插混加持,後續還真想試試看。在一衆超跑的引領下,插電混動是否成爲以後性能車的趨勢,插電混動對性能車的提升和優化在哪些方面?在這次試駕的BMW XM之外,全新一代BMW M5能給到更多答案。

駕仕[30d.xkjj5858.com)總結:

最後,回到[j4l.zzdahong.com)開頭的問題:電動時代,燃油性能車的位置在哪?我分享一下我淺薄的見解,性能車的樂趣跟燃油或電動的關係非常小,小到我認爲只有1點,性能車的關鍵還是氛圍感和駕控調校。

先說關係小的那一點,[5vf.eeewatch.com)聲浪。燃油車的聲浪,無疑能很大程度從聽覺方面刺激駕駛者的腎上腺激素分泌,從而獲得駕駛快感。當下BMW、現代等品牌甚至在純電動車上給到模擬聲浪,都表明了對五感中“聲”的極度重視。

氛圍感這塊,一方面是外觀設計的力量感,另一方面是內飾中性能材料的使用。目前的大部分電動性能車,比如特斯拉旗下的高性能全輪驅動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無論外觀還是內飾,相比BMW M車系的設計,特斯拉就像是清水房,甚至毛坯房。性能車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高級的“玩物”,需要各種可把玩的地方。特[orl.zhacaojixie.com)斯拉只能算是速度的工具,反觀保時捷Taycan、奧迪e-tron GT等車型,就做得挺有意思。氛圍的設計和表達,也挺考手藝的。

駕控調校就更簡單了,轉向、懸掛、動力輸出的綜合,開起來就知道有沒有樂趣。這種需要親身體驗後,才能得到[2nc.techyuanxi.com)的判斷,是絕對真實的,看車評都只能給個參考。現在很多電動車也在做賽道適配調校,注意了,核心就是這個調教。

關於駕控調教,我認爲不分電動還是燃油。[7o5.huilv360.com)在零配件機械素質處於同一維度時,怎麼去用,

看的還是品牌的積累。這個部分,像BMW M[mft.xtwangluo.com)的積累就尤爲關鍵了。

所以,電動時代,燃油性能車的位置在哪?我覺得,高[043.83874140.com)端性能車,不用非要純油或者純電,目前看BMW XM和BMW M5這種插混,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案。電作爲加強添加部分,燃油同時給予聲浪的快樂。

BMW[ou4.zfyxkf.com)這次成都車展上的一句話,我很認同,我覺得很精準——

馬力易[8o7.d0633.com)得,駕趣難尋!

這,纔是高端性[q23.lsgjh.com)能車的意義所在。

關於外觀,我覺得是一種大膽的突破和嘗試。如果在全球經濟很好的時期,會有一些新貴,需要這些[ax8.yayouac.com)符號元素來表達自我的個性。你覺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 [8nf.xwjjyl.com)| 吳劍

圖 | 吳[0ja.ngxxg.com)劍/BMW活動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