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意義非凡 陸媒:突破了高超音速飛機的關鍵技術

陸媒:中國突破了高超音速飛機的關鍵技術,軍事意義非凡。圖爲不同模態下呈現的尾焰圖。(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2月14日報導,大陸國防科大馬力昆(音譯)團隊在《固體火箭技術學報》上發表論文,成功地在地面試驗檯上模擬了在25公里高度、M6條件下用硼粉末燃料實現亞燃燃燒,燃燒效率高達79%,大約2倍於同樣條件下的超燃衝壓。這解決了高超音速飛行需要超燃衝壓以克服阻力的問題,稱中國突破了高超音速飛機的關鍵技術,如果運用在軍事領域,意義上來說是非凡的成就,例如以高超音速轟炸機投放高超音速無動力炸彈,「重量和尺寸小得多,成本比用火箭助推低得多,使用上也靈活得多」。

報導稱,超燃衝壓的難點就在「超」。燃燒的熱量推動空氣膨脹,膨脹以壓力波的速度傳遞,壓力波的傳遞速度是音速。所以亞音速燃燒時,火焰擴散和熱量積聚的速度低於空氣膨脹速度,火焰維持穩定燃燒。燃燒速度超過音速的話,空氣來不及膨脹,火焰擴散帶來的熱量積聚擴散不出去,最後就是爆炸了。超燃衝壓的難點正在於又要超音速燃燒,又要避免爆炸。

超燃衝壓需要用額外的手段把受到音速限制的空氣膨脹波「拉走」,避免熱量過度積聚導致爆炸,但技術複雜,操作上的容錯空間很小,啓動和變速困難。

亞燃衝壓正好相反,技術簡單,容錯空間大,啓動和變速相對容易,只是在高超的速度下,進氣需要減速到亞音速,然後在噴氣時再加速到超音速,阻力太大。

2月14日,《南華早報》報導,國防科大馬力昆(音譯)團隊在《固體火箭技術學報》上發表論文,成功地在地面試驗檯上模擬了在25公里高度、M6條件下用硼粉末燃料實現亞燃燃燒,燃燒效率高達79%,大約兩倍於同樣條件下的超燃衝壓。

團隊是在研究超燃衝壓的過程中,發現亞燃衝壓的燃燒效率更高。硼燃料是高能燃料,遇到空氣的時候會自燃,所以沒有點火問題,也因此成爲固態燃料中的佼佼者。團隊發現,粉末噴射時形成激波,激波對進氣有減速作用。將粉末的噴射位置向更靠近進氣口的位置移動,激波位置提前,在激波後點火,超燃就變成了亞燃,混合和燃燒的時間更長,燃燒更充分,燃燒溫度更高,效率也更高。重要的是,團隊成功地通過控制粉末燃料噴射和激波位置,在亞燃和超燃之間實現轉換。

亞燃衝壓不能最終解決高超飛行時阻力激增的問題,真正的高超巡航還是需要超燃衝壓。但M5-6恰好是高超的過渡期,既可以用亞燃衝壓實現,但已經觸及速度的天花板了;也可以用超燃衝壓實現,但有啓動和操作彈性的問題。團隊結果證明了在25公里高度(高超的典型飛行高度)、M6(高超的關鍵過渡階段)可以順利地在亞燃和超燃之間轉換。也就是說,解決了順利從高度超音速(high supersonic,M3-5)向高超音速(hypersonic,>M6)加速的關鍵技術。當然,這也是從高超音速向高度超音速減速的關鍵技術。也就是說,完成了高超音速飛機的關鍵技術。

從跑道起飛的高超音速飛機需要用渦輪(渦扇或者渦噴)發動機起飛和着陸,在超音速到高度超音速階段用亞燃衝壓,然後在高超音速階段用超燃衝壓。渦輪-亞燃衝壓的組合循環發動機不難,難點在於亞燃衝壓-超燃衝壓的組合循環發動機。兩者都是衝壓,看起來都可能模樣差不多,但技術上有巨大的差別。

超燃衝壓需要達到M5-6才能點火。高超音速導彈可以用火箭助推到超燃衝壓的點火速度,迴避從低速加速到超燃衝壓點火速度的問題,更是不存在從高超受控減速而且保持動力飛行的問題,但高超音速飛機有這個問題。

報導稱,「當美國還在火箭助推的高超滑翔技術路線上跌跌撞撞,中國已經在突破高超音速飛機的關鍵技術了。」

報導稱,高超音速客機在可預見的將來是說說而已,高超音速戰鬥機的意義不大,但高超音速轟炸機意義就大了。從高超音速轟炸機投放的無動力炸彈也是高超音速的,相當於用飛機助推的高超滑翔彈,重量和尺寸小得多,成本比用火箭助推低得多,使用上也靈活得多,軍事意義非凡。高超音速轟炸機改裝爲運輸機,也可作爲亞軌道和低軌道飛行器的發射工具,只需要很小的動力就可從高超速度和高度加速到亞軌道和低軌道。

報導稱,即使不到高超音速轟炸機的程度,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也是有巨大意義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不需要全程高超音速,在巡航段用效率更高的高度超音速飛行,在衝刺段才轉入高超音速突防,就像反艦導彈用亞音速巡航、超音速衝刺一樣,在射程和突防之間達到較好的平衡。

報導稱,高超與激波是孿生關係,激波控制是高超飛行的關鍵。音障、熱障都是激波造成的,但玩好了,激波也可以成爲減阻、增升、熱管理、燃燒控制的關鍵。中國已經把激波控制玩得出神入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