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聯智行鄭洪江:C-V2X和單車智能融合基礎已具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0月23日報道    當下,作爲汽車產業的新一輪發展載體,智能網聯正逐步成爲汽車產業生態變革,競爭格局全面重塑的突破口。在2023上海國際消費電子技術展期間,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發展論壇舉行,本次論壇以“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發展”爲主題,邀請整車、系統供應商、芯片設計、園區示範應用等企業,共同圍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示範應用等話題進行交流探討。

會上,均聯智行科技網聯研發總監鄭洪江做了主題演講,以下爲嘉賓演講實錄:

鄭洪江: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交通電子行業協會給我們這個機會,就智能網聯汽車的網聯部分跟大家做一些探討。包括目前的C-V2X和自動駕駛深度融合,包括技術、商業等方面進行融合。

網聯,目前我們稱爲V2X,中國稱爲C-V2X,2013年這個概念提出。截止到現在,我們2016年完成了第一個標準,2017年中國第一個國標產生,也就是Tier1階段。商用是2019年開始,隨後到了2021年,V2X全裝量產上車。截止到現在,我們的發展路線,對於車端來講,主要是C-V2X如何和車端進行聯合,如何進行大規模的產業化,這是目前行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從標準方向來看,C-V2X的標準主要是3GPP標準,主要是上游的芯片模組通信的發展趨勢。目前量產的主要是R14、R15、R16相關產品,R14主要是PC5直連部分,R15的功耗更低,可以做擴展。R16可以滿足L2部分自動駕駛的淺度融合。我們如果要做L3以上的融合,主要看R17部分,R17是2022年8月發佈,在今年年底乃至明年Q1會有大量的模組產生。

我簡單列了一下目前3GPP的性能指標,還有5G NR V2X對於通訊的要求。這裡列了幾個場景,主要是車輛編隊、高級駕駛、遠程駕駛,對於目前的傳輸速率、通訊距離、通訊可靠性的要求。我們如果要和自動駕駛做融合,最少是R16,後面是R17,乃至R18,R18後面可能要加衛星通訊,通訊的速率和可靠性都是大幅增強的。

我們如何來做這個事?單車智能有大量的普及上車,目前大量的車都是採用單車智能的方式。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必然要和網聯進行深度融合,如何融合?單車智能目前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感知能力。超視距感知就是在人和攝像頭能看到的東西之外。超視距之外,很多事它是不清楚的,這就限制了感知能力。

2、感知範圍。缺乏上帝視角的全局感知能力,你要有高精度地圖,地圖只解決靜態的問題,但是地圖如何到你的車上,你的車如何在地圖中反映出來,這就需要靠網聯和技術來實現。

3、感知長尾。感知能力、感知硬件、感知算法在不斷迭代,迭代過程中,最新的產品或者算法對於老的產品算法,雖然都是一樣的技術,但是可能互相不認識,產生長尾效應。特別是在紅綠燈識別、目標航向/車速等動態信息誤識別等方面,因爲它在不斷變化,老的訓練模型不一定能滿足最新的東西,長尾效應也是比較大的問題。

4、感知侷限,缺乏協作能力,V2X最核心的應用是感知、共享和協作,協作也是傳統單車智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單車智能的基礎上,可以和C-V2X進行相對的融合。這是從功能角度進行的融合,因爲C-V2X可以獲取地圖、車載娛樂、遠程通訊,往後可以做數據共享等等,這塊和單車智能進行有機融合,就能構成下一代的整體智能網聯汽車。

具體到這塊來講,傳統的單車智能所需要的傳感器價格,它的每個所適用的範圍、功能所適用的場景都有一定的侷限性。V2X作爲特殊的網聯部件,本身成本也不高,在傳輸速率、共享識別、受環境影響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優勢。V2X主要起通訊作用,通訊作用主要是起傳輸作用,目前我們考慮把它作爲傳感源,放到單車的智能傳感器,把它作爲其中一環。

基於剛纔的單車智能不足之處,我們可以把它和單車智能進行融合,如何融合?從產品系統、關鍵技術各個方面,目前都具備很多基礎。產品方面,目前像高通、華爲、大唐等等都推出了V2X模組,我們也研發出了車端、路端的相關產品。2019年,我們就建了先導區、示範區等等,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部署到路邊。因此這塊也比較成熟和可靠。傳感、雲控等產品體系也都基本完善。從這個角度來看,C-V2X的標準體系從底層到上層到應用層,整體都比較完善。另外,我們2018年開始三化、四化等活動,到底V2X如何上車、在車上起什麼作用,產業界基本達成共識。目前C-V2X和單車智能的融合基礎都已經具備。

如何融合?這是路側、車端、用戶側的大概融合趨勢。總體來講,C-V2X和單車融合並不是用C-V2X取代原來的單車智能,而是說它是它的有益補充,兩者之間進行互補和增強。

這是基本的架構,(如左圖)規劃C-V2X和ADAS融合域的控制器,主要是將V2X通訊模組和ADAS域控進行融合,做到一個域控制器裡。以前V2X大多數和T-Bo做融合,Tbox用做安全駕駛的話存在一些問題,現在直接把它當成傳感器,放到ADAS域控中,包括它的底層代碼等等各方面,也可以過功能安全等級。(如右圖)算法融合,包括目標物管理等等,就是這樣的結構。

V2X本身的功能裡,比如Tier1的應用,主要是前向碰撞、側向碰撞等等,我們可以對標到ADAS,實現緊急制動、車道偏離警示等等。目前產業界能做的典型應用大概是這幾個:

1、CAEB,把C-V2X作爲感知傳感器,與AEB系統融合,組成CAEB,把原來的V2X功能疊加進來,能夠解決複雜道路、複雜環境和特殊場景下的適用性。在交叉口、大麴率車道、隧道、大霧天氣下有比較好的作用。

2、CACC。

3、IDA,IDA是十字路口的輔助駕駛功能。

4、自動借道超車。

這是目前幾個典型的場景。就這幾個典型場景簡單描述一下,這是IDA交叉口的輔助駕駛功能。自動駕駛做這塊的時候,特別涉及到紅綠燈,目前採用自我識別的方式,普遍存在延誤、識別錯誤的因素。將C-V2X引入之後,可以把紅綠燈的狀態信息直接發送給車輛,再配合CAEB、CACC自適應巡航,輔助車輛能夠快速通過這樣的路口。目前有一些量產車都具備這個功能,這個功能是相對成熟的典型應用案例。

隧道內緊急制動輔助,隧道也是比較複雜的環境,受光線、燈光等因素影響,在隧道里的事故是比較多的。自動駕駛的時候,AB經常容易誤觸發。我們也在隧道里部署很多RSU,把相關的車輛信息通過RSU進行轉發,可以有效避免誤觸發或者不制動的場景。有些車企裡的車型會用到這個功能,目前也是進入到待量產的狀態。

自動借道超車,主要是雙向單車道場景,自動借道超車的時候,傳統自動駕駛在這方面遇到一些問題,借道超車的時機等等。有兩個方式,如果每個車都裝了V2X,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實現。第二,在一些需要超車的地方部署RSU,通過RSU和車輛進行V2X的交互,然後做到自動超車。

CAEB是目前最核心的應用功能,基於C-V2X來輔助自動剎車,這是目前最主要、最核心的應用。特別是道路約束的條件下,比如說十字交叉、大麴率彎道,這時候如果用常規的FCW是不適用的,結合V2X都可以適用。AEB有很多情況也是不適用的,AEB結合V2X,都可以來適用。

CACC的典型場景是過交叉口紅綠燈、匝道匯入,還有過一些大彎的時候,傳統ACC的時候會存在一些問題,引入V2X與ACC進行融合,可以對自適應巡航起到增強作用,還可以通過它與地圖進行融合,使得對未來上升L3、L4有很大的補充作用。

目前在一些標準裡,C-NCAP目前把V2X的四個場景納入其中,納入過程中,相對傳統的AEB,C-AEB還可以做一些非法規場景,都具備很好的優勢。E-NCAP目前的場景比我們要多一些,特別是後面幾項,用傳統AEB都比較難實現,目前採用C-AEB的話,這些場景目前都能較好的實現,並且通過場景測試。

最後再講一下目前融合的發展趨勢。先從標準的情況來看,任何產業的發展,包括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基於共享式的,一定要標準先行。目前從大的情況來看有兩個標準。第一個場景是2017年發佈的CASE157標準,就是行業內所謂的Tier1標準,2020年發佈了Tier2標準,Tier1標準主要是警示作用。到了Tier2階段,可能涉及到控車,總體來講,二階段增強了車路協同的數據應用共享。我們和自動駕駛做融合是在Tier2階段,包括了消息集、應用、分類,都是爲自動駕駛來做儲備的。

產業界爲什麼要大量的上C-V2X呢?馬上C-NCAP要應用到C-V2X,C-V2X是其中的測試項。2023年Q2發佈了意見徵求稿,規定2025年1月正式實施。現在V2X大量上車都是在2025年之前,因爲後面在C-NCAP上有測試項,目前在研的很多車型都要標配V2X。

均聯智行在C-V2X方面的進展,我們從2019年開始做C-V2X,目前我們主要覆蓋國內和符合國標、美標、歐標,我們目前的V2X都能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