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智能無線充電:電動自行車及低空經濟市場達萬億 消費電子成最大“金礦”?

財聯社5月15日訊(記者 武鑫)由電路和電池故障、充電器線路過載等引發的電動自行車爆炸起火事件頻現。爲此,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與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今日聯合組織“阻斷火災·守護生命——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題研討會。研討會主要聚焦於智能無線充電技術和全固態電池技術,期望通過加速推進前沿技術賦能電動自行車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以腳爲媒,落撐即充”,且能在小程序上看到電量情況、可騎行里程的電動自行車充電方式正在成爲主流。江蘇北人(688218.SH)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智能無線充電技術投用點達到了近萬個左右。”

江蘇北人相關人士稱,目前,上海、南京、蘇州、北京等十餘城市均已鋪設充電網絡,開展相關試點,並在浙江等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較多的省份全速推進。據悉,該公司智能無線充電技術還可同時應用於共享電動自行車,及物流、巡邏無人機等低空經濟領域。

此外,消費電子領域也是一個巨大的無線充電市場。美芯晟(688458.SH)證券部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的無線充電芯片目前主要應用於小微消費電子產品,如中高端手機、平板、手錶等;此外,相關產品也在做車規級認證。

電動自行車、低空經濟領域市場規模達萬億

財聯社記者從研討會上獲悉,未來十年,智能無線充電技術與全固態電池技術的應用,將帶動相關行業形成約20000億元的投資。記者從江蘇北人瞭解到,其中,電動自行車和低空經濟兩大領域,全面鋪設開智能無線充電網絡後,有望達到10000億的市場規模。

充電安全是智能無線充電技術解決的最大難題。事實上,從私拉電線散充階段,升級到目前較爲普遍的充電棚集中充電、換電櫃共享充電,都沒有解決根本問題。江蘇北人聯合創始人林濤在研討會上表示,換電櫃內電池集中充電亦存在燃爆風險,且佔用公共空間、無法兼容所有車型,電池損壞率也比較高。

而智能無線充電的最大優勢就在於,車電不分離,可以完成無接觸充電,在泡水情況和極寒極熱天氣下,仍然可正常使用,此外,充滿後可自行斷電,並實時監控電池情況。監測平臺除能反映電池情況以外,還能發現違規改裝車輛。當平臺監測出違規改裝情況,車輛就無法在無線充電設備上正常充電。

據瞭解,智能無線充電技術以磁共振技術爲核心原理,且能利用電池監測技術及算法對所有充電車輛電池進行實時狀態監測,對異常電池進行預警信息提醒,及時同步至車主與政府監管部門。

車主向線下的運營商購買充電服務,就能獲贈一個幾分鐘便能安裝完成的充電腳撐,腳撐發揮着無線充電接收端的作用。與之接觸的無線充電發射端,暗裝在0.8m的淺層地下,呈圓形扁平狀。記者從研討會現場瞭解到,智能無線充電設備可以適配鉛酸電池、鋰電池等不同種類電池,充電時間則根據電池規格大小,保持在4.5小時和6小時左右。

消費電子領域逐步成熟 車規級芯片毛利空間大

在一些領域,智能無線充電技術已經較爲成熟了。除電動自行車領域,低空經濟、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市場等都有着巨大的潛力。

“這是個好東西!”當提及公司智能無線充電技術可應用於低空經濟領域時,江蘇北人相關人士十分激動地表示。但公司目前推出的無線充電設備功率在300-500瓦,因此只能支持小型的無人機。

產業鏈上,上游的無線充電芯片廠商等,下游的各類主機廠均在加速佈局。集成電路設計廠商美芯晟,其主營業務之一就是高集成度MCU數字控制SoC電源——無線充電芯片。

美芯晟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下游市場需求正常,公司無線充電芯片主要應用於小微消費電子產品,如中高端手機、平板、手錶等,也在逐漸下沉;此外,相關產品也計劃向新能源汽車領域滲透。

“現在已經在做車規認證了。車規級(無線充電芯片)主要分兩種,一類是車載無線充電,另一類是千瓦、萬瓦級別的大功率汽車整車無線充電,後者的技術在全球還不太成熟。”前述人士向記者表示。據瞭解,車載無線充電,是指在汽車座艙內安全安裝小功率無線充電設備,可供車主爲手機、平板設備補能。

財聯社記者亦從美芯晟獲悉,以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一輛新能源汽車平均搭載2-4顆無線充電芯片。相比於手機,汽車的價格敏感度偏低,但其無線充電芯片的性能要求更高,但也有較大的毛利空間。

前述人士表示,“相同功率的無線充電芯片,車規級的單顆價格比手機端的高2-3倍。”主要原因在於,車載無線充電芯片的難度就在迭代升級和車規認證。每顆車載無線充電芯片的車規認證成本在100萬元左右,其中包含單顆芯片認證、整個模組認證兩大環節。

財報顯示,2023年,美芯晟的無線充電產品系列實現營收超2億元,同比增長64.06%;在公司整體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爲42.52%,同比提升了14.7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