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自我 鍛造內力

心理師蘇絢慧希望透過覺察重新讓讀者養育內在自我。(究竟出版提供)

(究竟文化提供)

即便生理上已成年,心理上仍停留在青少年!璞成心理學堂創辦人、心理師蘇絢慧指出,人的一生從誕生到此刻都在詮釋和創造「我」,但往往因爲教育環境少了內在覺察的機會,而無法清楚自己的不得不、不可求或真正想實現的自我是什麼。

在《獨立鍛造》一書中,蘇絢慧以心理學之父艾瑞克森的「生命週期心理社會發展八大任務理論」爲架構,指出人在每個年齡有不同階段的任務,「比如嬰兒期要建立基本信任,幼兒期則是展現自主性,若在主要發展階段沒有足夠的完成任務,就會像房子的地基不穩,成長後的焦慮、不安、害怕往往不得解。」

所幸,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不管你是在中年還是甚至進入到老年,都值得自己回頭去看一下。」蘇絢慧指出,不論是人生的「機會」或是「動機」,只要能夠覺察自我,就能幫助自我,在帶領自己走向某個領域或遇到困難的時候,轉化出新的能力或力量,因此不管任何階段去回顧與覺察,都是有幫助的。

近年因疫情而改變了人際互動的模式,「網路和虛擬空間的互動對人性、人心的影響,目前仍在研究,但確實有些人因爲這樣的互動方式而感受到壓力。」許多人對於更多虛假的包裝,酸民文化感到不適應,蘇絢慧建議要先理解網路世界和現存的實體世界是不同的,「20歲以下的網路原住民世代,不再用原有的禮儀、陳述方式在網路世界交流,表達想說的話是不帶情緒情感的」因此自我覺察對網路生態易感受情緒波動的人,就不妨慎選自己有歸屬感、安全感,有相同價值觀的羣體。

人際的對立不僅在網路世界,近年包括戲劇作品都往往成爲「戰」的對象,蘇絢慧指出,戲劇或故事本來就容易讓人代入,「尤其在一個相對沒那麼有安全感的時代,代入性會容易偏向被指責、被否定。」她指出這樣的代入就容易讓人產生憤怒情緒,因此若能覺察自己的代入是出於不安全感,就能比較保持距離,情緒平穩地看事物。

蘇絢慧藉此書,也希望帶領讀者練習離開自我中心,在現今的社會狀態中回到「我不知道」爲起點,願意爲「未知」保留一些傾聽的空間。「不安全感推動焦慮,進而腦補,若願意打開多元角度觀點,讓自己與人、與社會的關係更和諧,練習換位感受是永遠都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