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曾深耕上海電氣集團60多年

汪耕院士,一路走好!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世界著名汽輪發電機專家,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原副廠長、副總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汪耕同志,於2024年5月8日12點31分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上海電機廠資料圖

根據汪耕同志生前遺願,將遺體捐獻給上海市紅十字會用於醫學科學事業,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深耕上海電氣集團60多年

公開資料顯示,汪耕同志(1927—2024),原名汪積威,我國著名電機設計與製造專家。1927年10月11日,汪耕生於江蘇南京,祖籍安徽休寧,後因戰亂逃難至四川江津。1938年冬季,進入安徽同鄉會辦的中學(主要是收容戰爭家庭失散小孩,後來改名爲“國立第九中學”)。1944年2月,高中畢業,夏天考進了當時在四川重慶的交通大學電機系。1949年4月初在學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汪耕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1950年初分配到上海電機廠工作,從事異步電機、同步電機,以及汽輪發電機設計、製造、研究工作,歷任上海電機廠副總工程師、副廠長,兼汽輪發電機分廠總工程師。1960年,改名爲汪耕。1991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2003年7月離休。

據上海電氣老幹部微信公衆號消息,2024年2月7日下午,上海電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磊到華東醫院看望、慰問中科院院士、離休幹部汪耕。吳磊關切詢問了汪耕的身體狀況,對汪耕組織並創制“3000轉/分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獲首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對中國電機工程作出的重要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並對汪耕在上海電氣60多年的辛勤耕耘,將自己全部的職業生涯奉獻給了上海電氣表示衷心感謝。吳磊囑咐隨行的有關單位負責人,汪耕院士是上海電氣的寶貴財富,一定要照顧好、愛護好,把組織的關心關愛落到實處。

據瞭解,上海電氣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工業級綠色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於智慧能源、智能製造、數智集成三大業務領域,業務遍及全球。集團有着120多年的歷史,創造了衆多中國和世界第一,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品牌價值達1725.81億元,位列中國機械行業榜首;集團總資產爲3949億元。

上海電氣集團上海電機廠有限公司是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屬下的一傢俱有現代化生產規模的綜合性電機制造大型企業。公司的前身是上海電機廠,成立於1949年12月1日。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工廠就成爲全國電機制造業的重點骨幹企業。主要產品有:汽輪發電機、大中型交流電動機和發電機、直流電動機和發電機、風力發電機等。產品廣泛用於火電、核電、風電、冶金、水利、石化、礦山、機械、船舶、科研、交通、水泥、造紙、製糖、輕紡、環保、市政等各行各業。公司製造的大中型交直流電機佔全國電機行業的三分之一。

主要成就

1958年,汪耕參與世界第一臺1.2萬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設計方案和關鍵部件的創制。此後25年間,他主持並組織了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研究和完善工作,對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在中國的誕生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因參加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的創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參與受控核聚變反應研究裝置強磁場電源的2套8萬千伏安交流脈衝發電機組的設計試製工作,在198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3年、1985年,汪耕兩次作爲中方設計負責人赴美國與西屋公司聯合開發30萬千瓦水氫冷汽輪發電機。1987年作爲中方設計負責人之一去美國西屋公司進行60萬千瓦水氫冷汽輪發電機優化設計。

汪耕院士將一生奉獻給中國電機事業

一長串榮譽記錄下

他敢爲人先、首創登攀的足跡

● 1982年榮獲國務院科學技術幹部局高級工程師證書

● 1984年7月獲評市機電局優秀黨員

● 1985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1986年榮獲國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證書”和機電部“保電站建設聯合立功競賽”先進個人

● 1987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 1988年榮獲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評選“電機工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 1989年榮獲上海市科技生產重點工業項目會戰“先進工作者”

● 1991年榮獲英國劍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頒發的“世界著名人士證書”

● 1994年主持我國首座秦山核電站主發電機310兆瓦雙水冷汽輪發電機設計和研製,獲頒上海市新產品成果一等獎

責編:李丹

校對:王朝全

" Type="normal"@@-->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