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醫療生技、能源 世界經濟論壇發佈十大新興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年會公佈的十大新興科技聚焦在醫療與生物技術,除AIGC外,另有三項科技醫療應用,包括AI輔助醫療、工程噬菌體、改善心理健康的虛擬空間;三項能源能量技術,包括柔性電池、可持續航空燃料、可持續運算空間。其他入選的還有轉錄體學和柔性神經電子學深掘生物技術,以及與農業數據相關的可穿戴植物感測器。

該論壇講座指出,將95項提名技術篩選至十項,主要有四大評判標準,包括:技術新穎性、未來應用前景、沒有被壟斷的可合作性,以及對未來數年有顛覆變化潛力。

大陸總理李強演講上也多次提到企業家精神,希望這些技術給予企業家新的想像與動力。

上述科技之間其實息息相關,柔性電池已有廣泛應用、許多企業正打造新型態電池。這種柔性技術使電池能用於人,可促成柔性神經電子學發展支撐腦機介面應用。用於非動物,如讓植物穿戴感測器,藉此緩解糧食問題。

感測器可收集植物生物數據,未來有望由逐漸成熟的AI處理數據,進而讓AI大規模用於輔助醫療。訓練AI等工作需要龐大能量,反過來透過數據分析減少耗能、達成可持續運算是解方之一。

相關技術雖有美好應用藍圖,但如何解決新興技術在實際應用上與監管的鴻溝還是最大問題。甚至對於誕生多年的大數據概念,各國監管協調仍未有共識。

該論壇會後問答,媒體對於數據收集與監管如何協調、AI處理數據是否去中心化、植物數據監管權等進行提問,但與會三位學者均沒有明確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