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動行業智能製造落地 加速企業智能化改造——智能製造進園區·青島站活動舉辦

爲進一步推動紡織行業智能製造落地,強化產業鏈供應上下游協同,加速紡織企業的智能化改造,8月19日,智能製造進園區·青島站活動在山東青島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浙江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線上)以及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副會長劉鬆、趙曉剛、侯曦等協會領導和來自國家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專家、青島市工信局、泉州市工信局、蘭溪市政府代表;紡織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紡織企業、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等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主辦,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紡織行業分盟、青島日報報業集團承辦,會議由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主持。

領導致辭

青島市工信局副局級領導幹部馮偉在致辭中指出,作爲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青島經濟繁榮,充滿活力,在家用電器、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食品飲料、軌道交通等方面形成了比較好的產業基礎,孕育了海爾、海信、青島啤酒、即發等一批國際著名企業和品牌,被譽爲中國的品牌之都。作爲國內傳統的紡織產業基地,青島曾有“上青天”的美譽,擁有中國針織名城、中國童裝名城等特色產業集聚區,是全國最大的針織出口產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國三大童裝生產基地之一,全市帽子產量佔全國市鄉份額35%以上,蠟染面料佔國際市場份額30%以上,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多年發展,即發、雪達、酷特、鳳凰印染等知名紡織服裝企業走在了行業前列,即發集團二氧化碳超臨界無水染色產業個化關鍵技術全球首發,酷特智能服裝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模式成爲行業標杆,紡織谷、東方時尚中心等一批園區成長爲時尚創意的新載體,以針織服裝、西服爲龍頭,女裝、童裝休閒裝爲特色的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形成了針織、服裝、鞋帽、棉紡、印染等較爲齊全的產業體系,全產業鏈的市場競爭力持續增強。

今年紡織服裝產業被青島市委市政府確定爲重點發展的24條產業鏈之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正是紡織服裝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紡織智能製造進園區·青島站”活動召開,對青島紡織服裝產業智能轉型將是一個有力的推動。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務副主任楊文在致辭中表示,西海岸新區是國務院批覆設立的第九個國家級新區,承擔着經略海洋、自貿試驗區建設、國家級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等“國之重任”。青島開發區是國家首批十四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新區開發建設的主力軍,國家戰略疊加,產業基礎良好,區位優勢明顯,應用場景廣泛,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山東省首位。

青島紡織工業發端於1902年,是中國重要紡織基地之一,並被譽爲青島市的“母親工業”,“上青天”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時至今日,紡織產業依然是青島傳統優勢產業之一,西海岸則是全市紡織產業的核心基地,梳棉機、噴水織機分別佔全國銷量的85%、90%,王臺街道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 “中國紡織機械名鎮”榮譽稱號的特色產業集羣鎮。

當前,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開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明確提出“做大做強紡織服裝等七大優勢產業鏈”。新區深刻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以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加快推動紡織產業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快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隨着RCEP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新區紡織產業正加速提質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一級巡視員曹學軍在致辭中,智能製造是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是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的主要路徑。

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持續推進,取得積極進展。目前新生產設備基本實現了數字化,在棉紡、化纖、印染、服裝等行業建成了標誌性智能工廠示範,形成了一批數字化轉型系統解決方案,全行業在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製造等方面應用比例好於全國製造平均水平。但紡織全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仍處於初期階段,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只有50%左右,存量設備互聯互通難度大,數字化應用場景普及度不高,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系統解決方案不多,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數字化在技術管理基礎、人力資源支撐以及資金籌措方面存在較多制約。

爲了推進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有大企業向小企業,有點向面推廣深化,曹學軍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提升紡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能力。產業數字化,裝備工藝是核心,紡機企業是紡織行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主要提供者,紡機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直接影響爲下游紡織服裝企業提供“產品+服務”能力。

二是做實做細智能製造進園區活動。集羣化、園區化發展是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特點,集羣和園區規模佔據我國紡織產業半壁江山。要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加強對行業製造單元、應用場景解決方案的總結梳理,加強對園區企業數字化基礎和實際需求的深入調研,加強對企業數字化目標和實施路徑的精準諮詢,提供廣大中小企業用得士用得起用得沙耗好的菜單式解決方案。

三是凝聚多方力量持續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紡織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要企業自身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性,需要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行業協會發揮關鍵樞紐和溝通橋樑的作用,更需要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希望各方以智能製造進園區活動爲契機,加強聯繫、通力配合,持續引導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總結推廣一批應用範圍廣、實施效果好、投資收益比例高的系統解決方案,加強供應商與應用企業的持續對接,充分對接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緊迫的升級改造需求,和數字化、智能化方面最先進的技術裝備。

主題報告

浙江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數字經濟與數字轉型: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譚建榮指出,製造業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的重要基礎;製造業即使國家重大需求的基礎產業也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證。

譚建榮重點介紹了智能製造+創新設計,智能製造+工藝提升,智能製造+強化質量,智能製造+延伸服務,智能製造+拓展市場等5大數字化轉型方法。他指出,與一般設計相比,創新設計強調在新原理、新功能、新機構、新結構、新外觀、新材料或新工藝等一個或多個創新要素方面與原產品有着本質的變化,能夠滿足用戶或市場的新需求,並在市場中競爭取勝。

東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通過視頻作了題爲“紡織行業智能製造現狀和展望”的報告。俞建勇從紡織行業發展方向、智能製造進展、紡織智能製造展望三個部分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講解。最後,俞建勇指出,未來紡織智能製造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主智能紡織製造系統;二是全產業鏈融合智能生態。

會上,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副主任、王臺街道黨工委書記朱長江對王臺經濟社會發展及特色產業園區介紹。

簽約儀式

會上,進行了中國紡機名鎮王臺——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盛澤紡織產業互聯網技術服務平臺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青島盛宏紡機智能化轉型升級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約儀式。

標準解讀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總工程師李雪清作了“紡織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及重點標準解讀”報告,從行業現狀、行業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重點標準解讀(《紡織裝備互聯互通》)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下午,與會代表還參觀了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王臺紡機博物館等單位。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