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隔3+4執行困難 柯P酸:大概也撐不了幾天

臺北市長柯文哲坦言,命令下來很容易,但快篩劑要怎麼送到被隔離的人手中,要確定他能夠做、還要做的準確以及確實回報,用講的比較簡單。(北市府提供/遊念育臺北傳真)

居家隔離「3+4」新制今起起上路,不過,臺北市長柯文哲坦言,命令下來很容易,但快篩劑要怎麼送到被隔離的人手中,要確定他能夠做、還要做的準確以及確實回報,用講的比較簡單,但實際執行比較有困難,「我非常清楚,這大概也撐不了幾天。」

對於中央緊急公佈「3+4」,柯文哲說,到昨天中午,北市居家隔離破2萬,如果確診人數再上升,居隔人數就爆表,現在可能已經會出現人要解除居家隔離了,才收到通知書的情形發生,已經造成整個系統出問題。

柯文哲指出,居家隔離3天對某些單位還是不行,像是醫療和防疫,第一類人員、第二類政府防疫人員和第三類防疫旅館,如果有人員確診,那整個旅館隔離,放確診者在裡面,怎麼照顧?如果是社福系統,有很多老人,如果1個照護員確診,那所有人隔離,豈不是都停擺,所以即日起第一、二、三、五、七類人全部適用以篩代隔,只要人員打滿三劑疫苗,前3天不用居家隔離,但每天都要快篩。

柯文哲坦言,如果不這樣做,醫院和安養院等會關閉不切實際,也許會有漏網之魚,但不可以讓系統垮掉,如果有繼續上班必要,可以用快篩來代替隔離,疫情變化太快,昨天中央公佈「3+4」,我們盡力想辦法執行命令,但有困難。

柯文哲也抱怨,中央命令下,還是要先讓醫療和防疫系統不可以垮掉,還是有特赦原則,打滿三劑被感染症狀比較低,確保北市防疫量能;他也說,最差情形之下,會按照其他國家,那時候真的不疫調、不匡列,確診重症才送醫,這種情形如果每天確診1萬例,就可能會發生,不可能1萬人匡列10萬人,被迫會只處理臨牀重症,比較麻煩的是臺北市的防疫政策不可能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