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導向?中文系開始教程式

補教業者分析,不少人文學科教授認爲大學不是職訓所,但對學生而言,選科系絕對是以職場爲導向,一類組科系式微便是就業導向的結果。不少私立大學中文系近年也嘗試轉型,如元智大學已將數位程式列爲全校大一必修;輔仁大學中文系近年則開設選修,教導程式語言python,運用AI協助研究和行政工作。

世新大學中文系研擬停招,掀起人文學科去留討論。得勝者文教升學輔導專家藍天予表示,人文學科教授大多不希望大學成爲職訓所,然而實際上,學生就是以就職考量作爲選系方向。

藍天予指出,人文學科直接對應職業少,這也讓近年英文系減招或名額被移入資工系、電機系等。一類組科系式微,可以說是就業導向引發的結果。

爲了求生存,不少人文社會學科近年課程轉向實務應用,元智大學近年便將數位程式列爲大一全校必修;輔仁大學中文系近年則由高教深耕計劃開設「數位人文專題與實作」選修課,聘請資工系教授兼任合開課程。

輔大中文系教授劉雅芬說,學界預測未來大量工作會被AI取代,未來可能即便擔任研究助理或行政職,都必須具備AI知識才能正確給予指令,因此課程教學生入門python進而有能力對AI下指令,並運用AI協助研究和行政工作。如以AI協助判讀甲骨文研究,過去人力恐需耗時一天判讀、整理,交由AI可將時間縮至半小時

元智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智明則說,過去很多課程多是學術研究導向,但實際上進入研究領域的學生不多,人文學科學生懂得創作內容,學習數位技能是爲內容提供平臺,有助學生投入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