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壓力加大 百億私募數量減少18%

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在市場持續下行的背景下,百億私募也遭遇嚴峻考驗。

一方面承受淨值下滑壓力,另一方面部分私募管理規模縮水嚴重,出現大面積退出“百億私募俱樂部”的現象。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百億私募數量爲85家,較今年年初的104家銳減19家,降幅達到18%。從過往來看,每一輪A股的調整,都會淘汰掉不少百億私募,這也凸顯出私募行業的競爭壓力巨大。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目前不少私募基金的運營壓力也劇增。今年前8個月,235只百億私募旗下產品,取得正收益的僅有74只,佔比爲31.49%。

過去幾年,雖然市場行情整體表現不佳,但是量化行業卻異軍突起,一批私募跨過百億大關,促使“百億私募俱樂部”大幅擴容。2023年上半年,百億私募數量最高一度達到115家,去年年底降至104家。

今年以來,隨着市場的持續調整,百億私募數量進一步下滑。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百億私募數量爲85家,較今年年初的104家銳減19家,降幅達到18%。

尤其是過去兩個月,百億私募數量出現劇烈變化,有10多傢俬募集體退出了“百億私募俱樂部”陣營,包括聚寬投資、康曼德資本、寬遠資產、相聚資本、上海大樸資產、千象資產等私募。

85家百億私募中,上海和北京地區的百億私募數量最多,分別爲40家和21家。按照投資模式劃分,主觀百億私募有43家,量化百億私募有30家,混合型百億私募有11家,還有1家百億私募投資模式不明。

私募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百億私募數量下降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A股市場持續低迷,私募基金賺錢效應欠佳,從而導致投資者信心不足。疊加新規下,私募產品備案要求提高,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新基金髮行,同時也導致存量規模縮水.

二是從過往來看,量化私募一直是百億私募數量增長的主力,今年來A股市場風格分化明顯,疊加量化私募監管趨嚴,過往深受投資者追捧的量化投資主角光環消失,量化私募規模增長放緩的同時,部分百億量化私募因爲業績表現欠佳而規模縮水。

此消彼長下,百億量化私募數量不增反減。

從過往來看,每一輪A股的大幅下行,都會淘汰掉不少百億私募,這也凸顯出私募行業的競爭激烈。與公募基金不同,私募追求的是絕對收益,連續幾年不賺錢則生存壓力陡增,即便是百億私募,也難逃週期的輪迴,最終在大浪淘沙中消亡。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目前不少私募基金的運營壓力劇增。尤其是主觀私募,部分產品甚至因爲淨值低於1元不收管理費,持續三年不賺錢自然沒有業績提成,但租金、人員成本卻是硬性開支。

深圳一傢俬募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有十幾位員工,辦公租金和投研人員的成本支出每年需要1000多萬元,產品的管理費爲0.75%,管理費只能覆蓋成本。我們這幾年整體還賺錢了,要不然壓力會很大。目前來看,20億元以下規模的私募,普遍都感受到生存壓力。

另一傢俬募由於產品主要發在高點,不但連續三年不賺錢,旗下多數產品還浮虧嚴重,渠道那邊早就暫停了管理費,全靠吃公司前期的老本,要不然早就解散了。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私募基金指數8月收益爲-1.76%,今年來收益爲-7.84%。其中,股票策略賺錢艱難,1—8月股票策略指數收益跌至-11.39%,在五大策略中表現墊底。

其中,共有235只百億私募旗下產品有業績展示,今年1—8月收益均值爲-0.05%,中位數爲-4.86%,取得正收益的產品有74只,佔比爲31.49%。

中基協的數據顯示,從存續基金規模來看,截至2024年7月末,存續私募基金150543只,存續基金規模19.69萬億元,同比去年7月份,規模下降1.13萬億元,存續基金數量也減少了233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