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投資高級基金經理劉徽:二季度看好三大投資板塊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市場預計美國將會在6月份降息,但是從最新的情況來看,石油、有色金屬價格出現大幅上升,美國通脹短期處於高位的時間會延長,從而會影響到降息時間表。預計6月份或不會降息,可能會推遲到7月、9月,並且降息的幅度也可能會有調整,這還需看近期大宗商品的走勢。”4月10日,景順投資高級基金經理劉徽在景順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展望分享會上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景順投資高級基金經理 劉徽

在去年發佈的《2024年投資展望》中,景順預計2024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將逐步復甦。

就此,劉徽表示:“目前仍維持上述這一判斷,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會逐步復甦,最大的驅動力是美國的降息。”

據劉徽介紹:“上半年美國經濟可能會出現一些放緩,同時通脹也會逐步下降。如果下半年美國降息,那麼全球其他的經濟體也會隨之降息,從而刺激全球各個經濟體的經濟復甦和增長,由此下半年全球經濟大概率會迴歸到長期增長的趨勢。”

對於全球經濟恢復的影響因素,劉徽認爲,這主要是大宗商品價格。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加大,原油、黃金、銅等主要品種期價持續走高,尤其是黃金更是一路創新高。4月9日,現貨黃金突破2360美元/盎司,連續八個交易日創下紀錄新高。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之王”原油的表現也相當亮眼。有關數據顯示,在地緣衝突、消費者需求等因素共同影響下,近期布倫特原油突破每桶90美元,創下去年10月以來新高,今年迄今攀升了近20%。

作爲全球經濟“晴雨表”,“銅博士”表現也不遜色。4月8日,LME期銅價格一度最高觸及9484.50美元,刷新14個月高點。有分析稱,這主要受益於追蹤市場趨勢的動量基金的買盤、德國工業數據強勁、其他大宗商品價格集體反彈。

劉徽解釋說:“大宗商品受地緣影響較大,同時供給端的恢復也需要一些時間,可能會對美國的通脹水平帶來一些波動,可能會造成美聯儲降息的時間表未來會有一些延遲。”

對於中國經濟的走勢,劉徽認爲,預計一季度中國GDP增長大概率迎來“開門紅”,這可能預示全年大概率會超過5%的預期目標。

展望二季度,劉徽表示:“由於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比如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設備更新以及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這些將在二季度發力明顯,能夠支撐二季度的經濟走勢,由此預計二季度經濟會延續一季度相對較強的走勢。”

劉徽還表示:“最近一些經濟數據出現了企穩見底的信號,明顯增強了國內外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市場的信心。與去年相比,北上資金也相對比較活躍,外資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明顯有所提升。”

“如果二季度的經濟持續回暖,市場風格有可能會從紅利防守轉爲偏順週期,與此同時,前幾年表現略顯遜色的成長板塊的核心資產,在二季度也可能會有較好表現。”劉徽說。

對於二季度的投資機會,劉徽比較看好三個板塊:一是有色金屬,比如銅,供給需求的缺口需要較長時間來彌補。二是成長板塊的醫藥行業會有一個補漲的機會,因爲股票估值也是處於歷史較低的水平。三是長期看好的人形機器人板塊,特別是AI大模型的突破會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

(編輯:孟慶偉 審覈:郝成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