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人權問題難解 美媒:中歐峰會恐再成「聾人對話」

中歐峰會7日將於北京登場。圖爲2022年12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會談。(美聯社)

中歐峰會7日將於北京登場,這是4年來雙方領導人首次面對面對談。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然而擺在雙方面前的,除了長期以來的人權問題,還有愈見緊張的經貿和地緣政治問題,這也使外界關注這次會議,是否會再一次成爲「聾人對話」。

第24次中歐峰會將於7日在北京舉行,歐盟委員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都將訪問中國。

北京: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

這次峰會,將是雙方領導人自2019年後首次面對面的會議,也正值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20週年,和中歐領導人會晤機制建立25週年。在4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宣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及總理李強,將和米歇爾及範德賴恩會面,就歐中共同關心的全球議題交流。

汪文斌強調,中方「高度重視」這次會晤,又形容歐洲和中國「是夥伴,不是對手」。

汪文斌說:「國際局勢加劇動盪,世界經濟動能不足,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中歐關係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中方期待此次領導人會晤發揮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通過戰略溝通增進理解互信。」

中歐「冰河時期」難解凍

而在峰會前夕,北京也試圖釋出善意。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茨貝爾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日前表示,中方已解除大部分對立陶宛的經濟抵制措施。

立陶宛在2021年允許臺灣政府成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後,北京強烈反彈,不僅召回駐立陶宛大使,更向立陶宛產品祭出制裁。

不過這股暖風,未必能讓歐中關係「解凍」。《德國之聲》直接以「冰河時期」形容當前的歐中關係,而當中最大的「障礙」,在於電動車補貼調查。

就在今年九月,範德賴恩在年度歐盟諮情演講中,批評中國大量補貼電動車、壓低售價,使中國廉價電動車充斥世界市場,並宣佈將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更警告或徵收懲罰性關稅。中國商務部反擊,形容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將嚴重擾亂和扭曲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

歐盟遲來的覺醒 從電動車到「去風險」

而除了電動車,歐盟更向中國風力發電、醫療科技和太陽能設備的補貼磨刀霍霍,都將爲這次中歐峰會蒙上陰影。實際上,範德賴恩今年3月雖明言不希望和中國在貿易上「脫鉤」,卻提出要「去風險化」(de-risking),致力在敏感產業領域減低對中國的依賴。

報導引述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香港及保安政策主管、漢堡大學法律博士候選人鄺頌晴觀察,雖然歐盟開始對中國在經貿上帶來的風險覺醒,但在人權和地緣政治上,卻遠遠不足。

鄺頌晴說:「比如歐盟沒有想過,一旦臺灣出現封鎖或任何情況,應該怎樣?歐盟好像沒有做過任何風險評估,如果他們真的認真做評估的話,他們應該會發現臺灣海峽一旦發生任何形式的衝突,對於經濟的損失是很巨大的,而不是他們一直只想到的半導體產業會出事。會經過臺灣海峽的船隻,它們的運輸貿易怎麼辦?」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秘書長、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也投書英國《金融時報》,認爲歐盟終於看清中國構成的威脅,表示歐盟應把過度依賴中國的問題列入中歐峰會議程,但更應加入中國侵犯人權和軍事挑釁等問題。

他認爲歐盟領袖必須向中方表明,任何以武力改變臺灣現狀的企圖,都將付出巨大代價。他提到,雖然此舉可能會使北京不舒服,但長遠而言,保持沉默將使歐洲付出更大代價。

歐洲對中國變現實 峰會成果不樂觀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高級研究員巴爾金(Noah Barkin)撰文表示,習近平在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上的演說,曾使歐洲以爲他是自由貿易的捍衛者,然而自2019年起,隨着中國在經濟上大搞「國進民退」,新疆、香港遭受打壓,到其後的新冠清零政策,以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稱兄道弟,都使歐洲對中國改觀,才促使歐盟提出要對中國「去風險」和進行反補貼調查。

巴爾金在文章中說道:「過去一年的故事顯示歐洲對中國的態度變得現實,而當歐盟和中國舉行自2019年4月以來的首次面對面峰會時,這種現實主義將得到體現。」巴爾金也同意,歐盟將在峰會提出很多要求,但並不期望會有很多收穫。

去年的中歐峰會以網路視訊方式舉行後,歐盟外長博雷利就曾以「聾人對話」(dialogue of the deaf)形容和中國的會議,表示中方不願意討論烏克蘭和人權等問題,「只想討論正面話題」。

即將舉行的歐中峰會,會否再一次淪爲「聾人對話」?報導稱,歐盟官員和專家,或早已瞭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