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原爆之痛 韓國受害者促日深思核污水排放

經歷原爆之痛的韓國受害者,要求日本政府「以無核爲名」,深入思考覈污水排放問題。圖爲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儲放核廢水。(路透)

廣島原爆雖然已過去78週年,據《共同社》6日報導,韓國東南部陝川生活着許多原爆受害者,他們曾經歷原爆之痛,要求日本政府,「以無核爲名」,深入思考覈污水排放問題。

1945年在廣島和長崎因原爆受到健康損害者,包括在日本殖民時期,被強徵的韓國勞工和外出務工人員,估計約有4萬名韓國人因原爆死亡。日本政府2003年開始,向海外原爆受害者發放補貼。

5日在陝川舉行的「無核與和平」座談會上,79歲的韓國原爆受害者協會會長鄭源述,擔憂地表示,「鑑於福島核電廠的核污水排放,以及朝鮮頻繁的飛彈(發射),關於和平我們必須深入思考。」

一位92歲、在廣島遭遇原爆的受害者金判根回憶稱,當廣島被投下原子彈後,河裡漂浮着大量屍體。

另一位原爆受害者後代、64歲的韓正淳則說,很多原爆第2代深受疑似因原爆帶來的遺傳健康問題影響,強調「在沒有遺傳證據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忍受着巨大痛苦直到死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海軍一艘「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4日抵達澳洲伯斯的斯特林海軍基地,以實際行動實現美英澳安全夥伴關係(AUKUS)協議內容。

2021年9月,美英澳3國宣佈成立AUKUS,首個目標就是幫助澳洲打造至少8艘核潛艇,澳洲因此將成爲全球第7個擁有核動力潛艦的國家。儘管3國領導人信誓旦旦稱此舉並未違反《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澳洲「不會尋求擁有核武器或建立民用核能力」,但顯然難讓外界信服。有分析認爲,AUKUS此舉開創危險先例,加劇核擴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