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光伏技術路線揭秘:緣何鍾情TOPCon?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上海報道

在供需錯配、價格下跌,以及內卷加劇和貿易壁壘升級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盈利承壓,甚至陷入虧損。

面對這場光伏史上的第四次危機,晶科能源(688223.SH)卻憑藉率先殺出TOPcon技術路線和全球化市場優勢,重回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的寶座,並表現出了強於同行的盈利水平。

除此之外,晶科能源正加緊培育儲能業務,並計劃在未來3—5年內成爲全球前三大儲能供應商。在涉足儲能系統集成領域的同時,晶科能源進一步加強電芯和“3S”(PCS、BMS和EMS)自研生產,打造全產業鏈佈局。

近日,在SNEC PV+第十七屆(2024)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上,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晶科能源儲能事業部產品總經理吳殿峰接受了《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多家媒體記者採訪。錢晶認爲,從產能過剩到資本收緊,從價格下跌到利潤下滑,全產業鏈正在遭遇新的週期體驗,二季度以來產能出清速度明顯加快,目前價格水平下,像晶科能源這樣還能保持盈利的企業已經微乎其微。

錢晶還向記者表示,晶科能源技術重心只放在TOPCon以及未來圍繞TOPCon的疊層技術,包括TOPCon與鈣鈦礦疊層電池。至於晶科能源爲何不像友商一樣並行佈局其他技術,原因很簡單,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都不及TOPCon,專利風險也未能解決。

“不會寄希望於別人退出”

2023年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行,截至目前各環節基本已跌破現金成本。究竟價格何時觸底成爲業內關注的焦點。

“現在應該屬於底部水位,SNEC以後兩週內會有一波垂死掙扎的清盤價,月底基本就真正觸底了。”錢晶判斷。

錢晶表示,晶科的組件平均價格預計2024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會略有所回升。

價格急劇下跌,疊加競爭激烈,倒逼着光伏行業各環節加速出清。實際上,過去一段時間,有關光伏企業裁員、放假、減產停產、項目延期或終止的消息也不絕於耳。

錢晶表示,政策走向、產能出清、業績分化等因素都會加速行業的重新洗牌,晶科不會寄希望於別人退出,只關注如何把自己做好。

2024年第一季度,晶科能源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1.8億元,光伏組件出貨量約20GW,出貨量和利潤水平均位居行業之首。錢晶透露:“晶科能源的第二季度業績表現在預期中。”

“當前市場化能力很重要”

過去20多年,光伏產業在高速發展中已歷經三次危機,分別由2008年金融危機、2011—2012年歐美“雙反”和2018年“5·31”政策引發。如今,可以說正在經歷第四次危機,這再次考驗着企業穿越週期的能力。

在錢晶看來,晶科能源的競爭優勢很多,現階段主要體現在:一是技術領先,二是市場化能力,三是全球佈局,四是企業責任。

錢晶表示,第一,晶科能源TOPCon技術遙遙領先,26次打破電池效率世界紀錄,並有能力將技術轉化成量產產品,且保持較高的量產良率和成本控制能力,預計到6月底,晶科能源的N型組件出貨量將超過100GW,其積累的製造能力和經驗很難被超越。第二,在目前的政策和資本環境下,新增產能(含基於其他技術的產能)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也意味着其他技術失去了與TOPCon競爭的最佳時機。第三,當下,企業的市場化能力尤其重要。產能不代表產量,產量不代表銷量。市場的多元化,客戶數量和客戶黏性,這些都很重要。

“2024年,預計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約500—550GW,晶科能源的光伏組件出貨量目標是100—110GW,市佔率有望第一個突破20%。”錢晶透露,目前公司的訂單可見度已達到80%以上。

“明確新一代技術方向”

過去兩年裡,站在技術迭代升級的十字路口,每個企業做出了技術選擇並展開規模化量產。其中,以晶科能源爲代表的大多數光伏企業選擇了TOPCon技術路線。

在錢晶看來,TOPCon技術的市場空間還將持續三至五年。未來,TOPCon與鈣鈦礦疊層技術將是公司新一代的技術方向。

“研發一代,量產一代,領先一代”是晶科能源的研發理念。錢晶表示:“晶科能源在光伏行業裡比較務實。我們研發公佈的技術就意味着是下一代要量產的。我們發佈轉換效率24%的TOPCon組件(基於電池轉換效率26.3%),意味着該產品已經實現接單發貨,並具有20GW產能,且成本極具競爭力,是一款商業化產品,而不僅僅是展會展品。”

追求效率提升是光伏行業永遠不變的話題。錢晶表示,今年晶科能源的TOPCon電池效率目標是26.5%—27%。“前兩年,光伏企業一度比尺寸誰大、功率誰大,現在比的就是效率,這纔是真正的核心點。”

在錢晶看來:“未來,鈣鈦礦可以與TOPCon、HJT、BC技術疊層,但最可行且最先實現商業化的,必定是鈣鈦礦疊合TOPCon。該技術現在需要繼續突破包括材料穩定性、測試標準、工藝參數以及供應鏈等問題。從實驗室走到產線還有一段距離,需要時間。”

做系統集成只是第一步

除了光伏領域,晶科能源還積極佈局儲能業務。作爲一個跨界者,晶科能源正佈局儲能系統集成業務,並進一步切入電芯領域。在外界看來,這勢必與寧德時代(300750.SZ)這些龍頭形成直接競爭。

吳殿峰表示,如果要把儲能系統集成業務做好,必須掌握電芯數據,關注不同溫度、充放電倍率、一致性管理條件下對於儲能電芯性能的影響。“我們通過自研電芯,掌握電芯數據,在控制策略上將更有信心把電芯性能發揮到最好狀態,把效率、循環壽命做好,帶給客戶更高的價值,這是我們的初心。”

在吳殿峰看來,儲能系統集成是一項很有技術含量的業務,而非設備的簡單拼裝。

“晶科能源一直在紮實解決一些行業實際問題,比如最重要的儲能安全問題。”吳殿峰舉例稱,很多安全問題是因爲電池設計不合理造成發熱,從而影響了電池。晶科能源在電感連接上增加了感溫探頭,這樣電纜的絕緣或鬆動造成發熱便可以儘早被監測和發現。此外,通過漏電檢測也可以儘早發現絕緣、短路問題。”

過去數年,晶科能源在光伏組件製造上建立了先進製造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具有天然的製造優勢。“通過借鑑光伏製造,晶科能源可以改變當前儲能行業粗糙的製造方式,並提供具有質量和成本競爭力的儲能產品。”吳殿峰說。

吳殿峰表示,做系統集成只是晶科能源做儲能的第一步,此後還會重點發展智能控制技術,將光伏和儲能真正融合起來,形成聚合效應,降低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對電網帶來的衝擊,這也是公司的重要發力點。

與光伏產業相似,儲能產業鏈的價格下跌也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吳殿峰認爲,從長期趨勢來看,儲能價格還會繼續下探,將一直降至能源投資商安裝儲能具備收益的階段。只有這樣,儲能行業才能真正迎來春天。

錢晶補充道:“相比國內大儲,工商業儲能市場成熟更早一些。尤其是在峰谷電價差價較大的浙江、廣東地區,工商業儲能項目本身就具有營利模式。對於大儲來講,只有‘光伏+儲能’的上網成本與火電成本持平,才更具有市場爆發的可能性。”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