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警示大陸石化低價搶市 這行業難逃連2黑

我國化學材料業產值去年年減7.5%,經濟部今天直指我國石化業面臨兩大挑戰,其中之一是大陸業者低價搶市。圖爲大陸中石化廠房。(資料照)

危機!我國化學材料業產值去年掉回2兆元,年減7.5%,經濟部還發出警訊,指中國大陸新石化計劃陸續投產,但內需受挫,現以低價戰搶食外銷市場,對我廠商造成衝擊,今年整體產值估計難逃連二黑。

化學材料業可帶動其他產業發展,影響度可說位居各業別首位,歷經疫情連2年產值落至低點後,2021年擺脫陰霾衝高到2.16兆,但2022年受俄烏戰爭、通膨及升息影響,其中塑膠原料因市況不佳及中國大陸新產能開出,雪上加霜產值回落到2兆,蒸發1616億元,年減7.5%。

化學材料業產值以「化學原材料」居首,佔比超過6成,以烯烴類及芳香烴等基本原料爲主要產品,「塑膠原料」產值居第2,佔比逾3成,以ABS樹脂、聚酯粒及熱塑性工程塑膠爲大宗。

早期我國化學基本原料由中油獨家生產,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受惠新興國家對石化下游產品需求上升,直接外銷佔比自1990年之24.6%,到2022年已至48.8%,內外銷幾近平衡。

去年產值滑落,麻煩的是今年料持續負成長。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指出,石化產業後續有兩大挑戰,首先是中國大陸新石化計劃陸續完工投產,產能大幅提升,可是疫後復甦力道不足,房地產泡沫,內需無法消化,業者以低價格搶食外銷市場,擾亂市場供需及價格。其次爲「2050淨零排放」壓力,化學工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爲製造業各產業之首,如何減碳成爲產業最大挑戰。

黃表示,景氣不好,大陸石化業低價策略確實對我廠商影響很大,不過觀察這屬「短期性衝擊」,如果大陸內需恢復,價格戰可能減弱,只是今年銷量已難好,整年產值估計還是負成長。

他說主要還是淨零的長期衝擊大,政府已規劃石化業以AI技術及引進國際新世代化學制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擴大使用天然氣及生質能,引入回收再利用的循環經濟,來持續去化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