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去“浪”的孩子,大腦會發生驚人變化,這有多厲害?

作者:主創團·小番茄

最近,暑假到了,身邊的父母都開始緊鑼密鼓地給孩子安排起暑期計劃來。

不少媽媽已經早早做好了出行計劃,打算假期帶孩子出去玩玩。

但還有一部分媽媽,打算把孩子關在家裡,一門心思好好學習。

鄰居女兒的同學,蓓蓓的媽媽,就屬於後者。

這個暑假,她給孩子報了好幾個課外班,還有英語、語文等線上課。

除此之外,她還給蓓蓓額外安排了一大堆作業,古詩文、字詞書寫、閱讀理解、作文練筆、數學提高......從早到晚排得滿滿當當。

美其名曰,這個暑假必須要讓蓓蓓彎道超車。

看着才上小學三年級的蓓蓓臉上的憔悴,我止不住地擔憂。

李玫瑾教授曾建議:“不要讓孩子一天到晚待在家裡,不然他的大腦高度興奮,小腦得不到刺激,腦部神經沒有興奮透,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要我說,暑假帶孩子出去浪一浪,纔是最好的教育。

從小出去“浪”的孩子

大腦會發生神奇變化

很多父母都覺得帶孩子出去玩,是一種浪費。

不僅浪費孩子寶貴的學習時間,還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尤其出個遠門的話,要提前準備很多東西,還要面臨旅途中遇到的各種突發狀況。

但其實,從小帶孩子出去“浪”,確實別有一番意義。

美國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把一胎所生的小白鼠平均分爲三組,一組在純鐵籠環境中生活,一組在相對貧乏的環境中給予少量外界刺激,最後一組生活在光線充足、外界刺激多元的環境中。

幾個月後,實驗結果表明:在豐富感官刺激環境中生活的老鼠,明顯更加機靈好動,反應敏捷。

同時,在對不同組老鼠的解剖之後發現:

在多重感官刺激環境中生活的老鼠,大腦皮層更重且更厚;大腦中的乙酰膽鹼酶也更具活性。

而乙酰膽鹼酶,是激發神經衝動傳遞的重要物質,活性越高,個體的記憶力、學習能力也越強。

有育兒專家也曾指出:

經常帶孩子出門接觸外界事物,會讓孩子的大腦發育得到較大的發展,從而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等,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其實不管父母帶孩子去什麼地方,都是一個嶄新的環境。

日月星辰之姿,山川湖海之美,花鳥魚蟲之奇。

大腦會把這些從外界傳來的感官信號一一賦予意義,比如給海水賦予鹹味,天空賦予色彩,花朵賦予香氣。

所以,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看,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孩子是否記得他看過的風景,而是在於激活、塑造大腦。

這也是爲什麼說,現在很多學霸都是玩出來的。

那些從小就經常出去玩的孩子,頭腦轉得更快,人也更聰明。

“宅在家”和“出去浪”的孩子

長大後性格差距大

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沒有絕對的對錯,卻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差異和變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性格。

還記得《小捨得》中的“好孩子”米桃嗎?

一向優秀懂事的她,在長期的壓力和隱忍下,患上了抑鬱症,最後退學回家。

但其實,米桃的崩潰早有預兆。

米桃的性格自卑、內向、不愛說話。

連她的媽媽說:“女兒,太內向了不好。你看歡歡多好,每天大大方方的,你再看看你,恨不得每天貼着牆根走。”

是啊,她從小就被限制在小小的家中,每天的生活只有學習,幾乎沒看過“外面的世界”。

連想去遊樂場的願望,都沒被滿足過。

相比較之下,歡歡的父母從小經常帶歡歡去各種有趣的地方玩。

劇中有個細節:歡歡向米桃介紹自己滿牆擺放的娃娃,每一個娃娃都代表着歡歡去過的某個地方。但是這些地方和娃娃,都是米桃從來沒有聽過的。

怪不得歡歡的性格,陽光樂觀,即便自己成績考得不好,也不會垂頭喪氣、一蹶不振。

相對來說,經常出去浪的孩子性格會更加自信、開朗、外向。

記得去年我帶女兒參加過一個戶外活動,對一個7、8歲的男孩印象特別深刻。

別的孩子還扭扭捏捏抓着大人的手,他已經和許多大人和小孩打成一片了。

爬山徒步的過程中,大家差點迷路,他第一個站出來,冷靜地分析情況,又和幾個過路人打聽,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最後在山頂扎帳篷時也沒有求助父母,而是帶領着小夥伴們一起,齊心協力第一個完成了任務。

回去的路上,我和這個小男孩的父母聊天,才得知這對父母常常帶孩子去祖國各地旅行,翻過皚皚的雪山,也穿過蒼茫的草原。

而且,每次出行他們都有意識地讓孩子自己做計劃,和各種人打交道,獨立解決問題。

怪不得男孩如此開朗、獨立,遇事沉着冷靜。

經常出去浪的孩子,見過不同的人,看過不同的風景,視野會更開闊,與人交際的能力也會更強,整個人也會更外向。

很多父母覺得,帶孩子出去浪既要有時間,還要有金錢,自己沒那個資本。

其實,只要有心,大自然就是孩子最好的課堂,花鳥魚蟲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暑假到了,我建議父母可以按照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製作出行計劃。

·0-6歲

推薦:公園、沙灘、動物園、爬山等

人類的大腦在 3 歲的時候就發育完了 80%, 6 歲就達到了 90%。

由此可見,6歲之前,大腦的可塑性是最強的,所以帶孩子出去浪要趁早。

女兒小的時候,我經常會帶她去附近的公園玩。

我會帶孩子一起觀察飛鳥魚蟲、花草樹木,用帶有識物功能的APP掃一掃,就能看到植物或者昆蟲的簡介。

我會搭起帳篷,鋪上一個墊子、放上幾個麪包、幾瓶水、幾籃水果,帶孩子享受野餐的樂趣。

公園裡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小朋友,他們在一起打打鬧鬧,經常玩得忘記了時間。

有位家長曾這樣說:

“當他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滾,抓蟲子,渴望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時候,我不會只爲滿足自己,癡迷於帶着他長途勞頓。”

孩子還小時,不需要帶他去太遠的地方。

對於小朋友來說,紐約的中央公園和社區小公園沒有區別,趴在歐洲的馬路牙子上數螞蟻和家門口的螞蟻一樣有趣。

父母重要的是讓孩子走出去,去探索真實的世界,培養孩子用眼去看和用心感受的能力。

·6-12歲

推薦:大森林、戶外活動、短途旅行、博物館、科技館

等孩子稍微大一點,就可以帶他去遠一點的地方遊玩了。

“中國榜樣家長”劉稱蓮曾自曝:

她從小就帶女兒去大自然,讓女兒在林間觀察花草樹木,看螞蚱打架、昆蟲交尾。

帶女兒去登高爬山,讓女兒感受歷盡千辛萬苦登頂後,那種滿目遼闊的震撼和喜悅。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科技館、水族館等地方參觀。

一位廣州媽媽分享了自己的週末“溜娃”經驗:

5年以來,她帶着孩子打卡了大大小小的兒童公園,有可以撒歡戲水的,可以參加親子活動的,還有的可以體驗插秧割稻的;

還有各種動物園、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參加各種知識講座、志願者活動;

戶外的話,最近的就是看小區的花草昆蟲,遠一點就去郊區爬山、騎行,在山中戲水……

她家孩子現在11歲,知識儲備特別豐富,寫作很流暢,對歷史和科學很感興趣。

平常父母帶孩子去的每一個景點,一定要是孩子本身感興趣,且有意義的。

比如帶孩子到了博物館,不要只顧着走馬觀花地拍照。

而是要帶着孩子聽講解、瞭解其中的知識文化,知曉其中的奧秘,讓孩子有所收穫。

·12-18歲

推薦:遠途旅行、自駕遊、大學校園

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其實就可以規劃一些遠途旅行了。

來自福建的洪舒靖就曾在某個暑假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讓兒子亮亮帶着自己去旅行,錢包由兒子掌握,路線由兒子規劃,吃住行全由兒子來定主意,自己則負責騎摩托帶着他完成旅行。

每天晚上,亮亮都堅持寫作業、整理自己的行李、錄視頻日記,以及根據地圖計劃第二天的旅行目的地。

在旅行的路上,他們去過三清山、孔廟、北京故宮、長城、喬家大院、平遙古鎮、黃河壺口瀑布、兵馬俑博物館……

一路上,亮亮開闊了視野,也完成了自我成長。

另一方面,到了這個階段,父母也可以通過旅遊爲孩子提供努力學習、刻苦奮鬥的動力。

像是北大、清華等名校,或是孩子心目中的夢想大學,都是不錯的旅遊勝地。

根據英國家庭假日協會研究表明:

49%的受訪者最快樂的記憶是和家人一起出遊;

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能生動地回憶起童年的家庭假期;

25%的人會利用這些記憶渡過艱難時期。

孩子的暑假彌足珍貴。

他們應該從課本、手機、IPAD中、從鋼筋水泥的牢籠中走出來,走到陽光、森林、鮮花、小鳥、溪水中去,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盡情玩耍。

帶孩子出去“浪”一下,不僅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他們的大腦也會得到更好的良性刺激。

開學之後,孩子或許會給你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