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年半676項IPO超募,半導體、創新藥超募多,破發率更高

(原標題:近四年半676項IPO超募,半導體、創新藥超募多,破發率更高)

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權重搭臺,大盤重回2800點上方,但次新股的“失血”並未止住。

科創板與創業板成爲次新股破發的集中地,超額募資的次新股更是高比例破發。

數據顯示,全A股5300多家上市公司,有1713只個股IPO實現超募,金額合計9446.43億元(說明:統計金額爲超募個股募集金額彙總,不扣除IPO募資不足的個股,下同);1600只股實際募資與預計募資等額,剩餘個股爲募資不足。

超募金額排名前十隻股合計超募1631.6億元,幾乎被“中字頭”包攬。2007年上市的“煤炭之王”中國神華(601088.SH)位居榜首,超募資金高達498.9億元。註冊制下上市的中芯國際(688981.SH)超募325.16億元,位居第二。另有,中國石油、中國交建、中國建築、中遠海控等股的超募資金位居前列。

註冊制試點以來(即2019年7月22日起至今),時長約四年半,期間共發行了1847只股,676只股的超募金額合計爲3884.03億元,佔總超募金額41.12%。

換言之,大型“中字頭”與註冊制後發行的股票,撐起了A股34年以來IPO超募總金額的半壁江山。本文嘗試以數據梳理羅列的方式,展現註冊制以來的A股IPO超額募資衆生相。

“雙創”板塊貢獻九成超募個股

翻看全A股超募金額前20名,上市板塊的分化可謂分明。前10名中,除了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其餘全部來自主板,滬市主板8家、深市主板1家。近期曝出海外子公司遭遇電信詐騙的海普瑞(002399.SZ)正是其中一家,該股2010年上市超額募資50.7億元。

第11至20名中,科創板和創業板分別佔據6席、1席,禾邁股份(688032.SH)、晶科能源(688223.SH)、翱捷科技(68820.SH)、納芯微(688052.SH)、康希諾(688185.SH)等新能源、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科技股在列。若拉長維度看超募金額第11名至50名,29家來自“雙創”板塊,佔比72.5%。

從整體情況看,上述近幾年發行的1847只個股中,共676只個股超募,金額合計達3884.03億元,單隻個股平均超募約5.75億元。

其中,超募金額排名前十的個股分別爲中芯國際、華寶新能(301327.SZ)、萬潤股份(688275.SH)、禾邁股份、納芯微、翱捷科技、康希諾、晶科能源、航材股份(688563.SH)和迪阿股份(301177.SZ),主要集中在鋰電、光伏、半導體領域。10只個股超募金額合計爲703.12億元,佔比約18.1%,中芯國際是唯一一隻超募金額100億元以上的公司。

按年份看,2020年IPO128只個股實現超募,金額合計871.93億元,平均超募6.81億元;2021年107只股實現超募,金額636.21億元,平均超募金額5.94億元;2022年,在沒有中芯國際“巨無霸”上市的情況下,該年份成爲IPO超額募資大年,213只實現超募,合計1411.1億元,有38只個股超募10億元以上,平均超募金額爲6.6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213只超募個股中,創業板112只,科創板90只,北證11,主板爲“零”。科創板超募公司數量少於科創板的情況下,總計實現超募金額784.18億元,佔比55.6%。當年,科創50指數累計下跌31.35%,並首次跌破1000點。

從上市板塊分佈來看,近幾年上市的676只超募個股中,科創板345只,創業板269只,合計614只,佔比90.8%;另外,主板29只,北交所33只。進一步梳理統計各上市板塊的超募金額顯示,科創板合計超募2408.43億元,創業板合計1384.74億元,主板與北證分別爲81.21億元、9.52億元。

雙創板塊合計超募3793.17億元,佔總超募金額的比例97.7%,爲絕對貢獻來源,而北交所33只個股平均超募不足3000萬元。

半導體芯片與生物醫藥:超募多,破發率也高

市場資金總有集聚效應,越是熱門的行業、景氣度越高的賽道,越能吸引資金關注,這在半導體芯片公司上市科創板超額募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分行業看,上述統計範圍的676只超募個股中,326只股集中在電子、生物醫藥、機械設備3個行業(申萬一級),分別有129只、100只、97只,合計佔比近五成。毫無疑問,半導體芯片、創新藥、新能源(風光電儲)、高端製造裝備等賽道是近幾年PE/VC最看重的投資賽道。

半導體芯片無疑是近幾年一級、二級市場的寵兒。129只電子行業的超募個股,平均超募金額約9億元,較5.75億元的平均值高出56.5%。截至目前,這129只個股有76只個股出現破發,破發個股較發行價平均下跌幅度(下稱“破發幅度”)達到37.7%。

超募金額前19名全部來自科創板,且由一衆芯片“明星股”組成。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華虹公司(688347.SH)分別超募325.16億元、29.15億元;模擬芯片賽道的納芯微、思瑞浦(688536.SH)分別超募48.31億元、12.96億元;3家半導體設備商華海清科(688120.SH)、盛美上海(688082.SH)、拓荊科技(688072.SH)分別超募24.9億元、16.82億元、11.27億元。另外,東芯股份(688110.SH)、中微半導(688380.SH)、東微半導(688261.SH)、盛科通信(688702.SH)、海光信息(688041.SH)等芯片股的超募金額都超過10億元。

生物醫藥是次新股破發的重災區,由於多數創新藥、創新疫苗股尚未推出核心產品實現銷售,持續研發燒錢的情況下,主力資金“先拋爲敬”。100只生物醫藥超募個股中,截至目前有67只破發,平均破發幅度爲37.32%。100只個股的平均超募金額爲5.45億元,這項數據較電子行業遜色不少,有18只股超募金額超過10億,康希諾、可孚醫療(301087.SZ)和成大生物3只股超募逾20億元。

以生物醫藥行業超募金額最高的康希諾爲例,公司IPO發行價格爲每股209.71元,預計募資12.21億元,實際募資52億元。上市三年半至今,康希諾除了依靠新冠疫苗,在2022年短暫盈利19.14億元以外,其餘年份全部業績虧損。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2.68億元至14.96億元。截至23年三季度末,康希諾的累計未分配利潤爲虧損10.61億元,截至目前其股價破發幅度約74%。

機械設備行業97只超募股的平均超募金額爲3.02億元,僅爲電子行業的三成。超募金額10億元以上的有6只,日聯科技(688531.SH)超募21.31億元,位居行業第一。

345只科創板個股平均超募近7億

科創板是近年來IPO超募的集中地,有345只個股實現超募,合計超募2408.43億元,平均每隻個股超額募資近7億元。有277只個股超募金額逾1億元,其中57只股超募金額超過10億元。該板塊包攬了676只近年IPO超募股前20名中的15個席位。

截至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有569家,其中345家IPO實現超額募資,其餘224家的實際募資低於預計募資金額。

按照申萬二級行業,細究這345只超募股的行業分佈,76只半導體、29家醫療器械、23家軟件開發、15家電池、13家光伏設備,主要行業屬性來自最火熱的半導體芯片、生物醫藥和新能源等領域。

目前,科創板半導體芯片類個股總計爲100只,其中76只實現超募,近八成的比例遙遙領先其他行業。這76只個股中,目前有43只股價遭遇破發,平均破發幅度爲36.5%。

市場人士普遍認爲,發行定價過高是次新股破發的主要原因,這在科創板超募次新股中體現得比較充分。

第一財經梳理統計發現,截至最新收盤日,上述345只個股中,有213只股價破發,破發幅度平均值爲36.93%,其中132只股破發幅度逾30%。亞虹醫藥(688176.SH)、萬潤新能(688275.SH)、久日新材(688199.SH)、康希諾(688185.SH)、成大生物(688739.SH)、南模生物(688265.SH)、理工導航(688282.SH)7只股的破發幅度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