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舒適的退休生活月收平均4.8萬 7成臺人沒信心達標

這項調查可能解釋了爲什麼有52%的受訪者將在退休後繼續工作,而在千禧世代(60%)和Z世代(60%)的比例更高。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爲,無法累積足夠的資產是造成無法退休的關鍵原因。事實上,臺灣只有30%的受訪者有信心可以達成退休的目標,比亞洲平均41%要來的低。

這項研究成果來自於宏利投資管理近期推出關於退休的系列報告:不一樣的亞洲。這系列報告研究了亞洲面臨到的高齡化人口的挑戰與機會,以及如何與當地的人口狀況和社會經濟基礎相融合。

好的一面是,臺灣民衆很注重長期的財務健全。他們將財富累積(51%)、財務獨立(46%)以及退休(42%)列爲儲蓄和投資的三大目標。同樣令人振奮的是,臺灣民衆在30歲左右就開始規劃退休儲蓄,早於亞洲其他地方的投資人。

調查中顯示,臺灣受訪者平均將42%的資產分配給現金及銀行存款,然而,隨着通膨上升、低利率環境的影響,這些資產的價值將隨着時間而被侵蝕。雖然民衆也有21%的資產分配在股票及債券上,但正如我們所見,市場波動及經濟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的資產面臨風險。傳統上被視爲可讓投資多元化的共同基金,臺灣民衆則是平均只將5%的資產配置在基金上。

預計在未來十年內,臺灣將邁進爲「超高齡社會」。在臺灣,扶養父母被視爲是傳統的社會規範。衛生福利部在2017的報告中提及,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與他們的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而超過33%的人住在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中。

其中,臺灣女性對於個人及家庭的財務擔憂則更爲明顯,因爲其勞動參與率與薪資報酬普遍落後於男性。在全球,女性在無償的家庭照顧時間比男性多了210%,同時,男性擔任高階的政治、管理職位的人數比女性多了174%,男性領取退休金的比例也高出女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