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保eNotice服務6月底上線 逾350家公司響應

隨着ESG浪潮興起及金融科技發展,集保結算所在金管會支持及指導下打造全新「股東e服務」平臺,除了整合電子投票(eVoting)、股東會視訊會議(eMeeting)外,另一亮點即聚焦於新登場的「股務事務電子通知平臺」(eNotice平臺)。

集保董事長朱漢強表示,在推動eNotice過程中,特別感謝財政部國庫署長蕭家旗大力推動公股事業支持、百分百達標,包括第一金、華南金、合庫金、兆豐金、彰銀及臺企銀等6家公股金融事業已率先完成簽約,主要持股的關貿亦已完成簽約。

而集保結算所4月中旬正式公告eNotice平臺上線時間後,除了上述公股行庫,還有遠東、潤泰、永豐餘、華夏等集團轄下所有公司、玉山金、中興電、大立光、臺玻等超過350家公司與集保完成簽約、且持續增加中。

集保結算所表示,公發公司完成簽約後,下半年的股利發放通知即可使用eNotice平臺。短短一個月時間內獲得積極響應,足以顯見電子通知除可節省公司成本、可滿足新時代股東的數位化需求外,更是企業以行動支持淨零排放、充分落實ESG永續政策的具體展現。

集保結算所說明,eNotice平臺上線後,投資人只要透過電腦或手機登入平臺,同意接收電子通知服務,且所持有股票標的的發行公司已委託集保辦理髮送電子通知者,便可透過電子郵件或「集保e手掌握」App等方式,接收所投資公司的現金及股票股利發放電子通知。

集保結算所指出,投資人也可於平臺或「集保e手掌握」App查詢包含股利發放日、實領金額及最近3年的歷史股利發放電子通知等多項資訊,不必再收到一大疊的紙本股利通知單,充分響應節能減碳政策,又能落實行動主義。

朱漢強表示,若將公司每年須寄發的5800萬份股利發放紙本通知書轉換爲電子通知,換算每年約可減少440噸碳排放,相當3.66萬棵樹1年吸碳量,約爲6座大安森林公園樹木量,一年節省紙張長度連接約可繞行臺灣14.8圈、相當於繞行地球0.44圈,紙張相疊高度相當於11.4座臺北101大樓。

朱漢強指出,集保結算所將持續打造股東e化服務生態系,秉持「創新」、「韌性」、「永續」及「普惠金融」精神,提供投資人便捷數位化服務,攜手公發公司及其股東創造多贏局面,盼能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金融科技應用及永續政策發展再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