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FED已無降息空間,長期投資人可逢低累積持股部位

彭炫通認爲,唯有疫情得到控制後,政府的貨幣與財政等刺激經濟政策效益纔會慢慢出現效果,像第一波爆發疫情的中國、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因爲已經做了比較好的控管,加上政策面的支持,股市均相對抗跌。例如中國政府陸續推出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介入處理海南航空債券問題等穩定金融市場措施。反觀疫情失控的歐洲大陸、美國,雖有貨幣政策支持,但因政府尚未能有效控管疫情的發展,投資人信心明顯不足,相關刺激經濟景氣的政策就無法有太大施力點,這點可以從聯準會已經啓動兩次降息,但市場反應依舊不佳,以及歐洲央行雖然採取若干措施,但隨後股市依舊持續大幅修正獲得印證。

彭炫通指出,全球金融市場短期波動大,對投資人有較大的心理衝擊。此時,投資人應迴歸自己當初投資的目的,才能清楚採取相對應的作法。若是短期操作者,建議謹慎保守,觀望爲宜。若是長期投資者或是定期定額族,此時逢低佈局反而可以趁勢累積部位,以利長期資產價值的增長。

羣益投信董事長賴政升則強調,在全球股市中,臺股除了擁有高現金殖利率優勢之外,產業競爭力也強,在當前全球主流創新趨勢如:5G、電動車、物聯網等相關供應鏈中都扮演重要角色,如受惠5G應用之功率放大器、各世代晶片、散射元件等等,亦或是與電動車產業相關之鋰電池、隔離膜。不僅如此,投資題材豐富也是臺股優勢之一,舉凡即使在疫情干擾之下,依舊能在臺股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如因疫情而受惠的宅經濟概念股,如電競、遊戲機相關,以及與遠端視訊會議和線上教學相關之雲端運算和資料中心個股,顯示在不同趨勢和市況之下,臺股基金都能靈活調整因應爲宜,是值得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之績優市場。